-
1 # 張家軍180
-
2 # 三笑一好
我們這裡過年,從除夕晚飯(現在也時興"年夜飯)開始,下好餃子先敬神(祖宗)把蠟燭點燃,燒上香,放炮,把餃子端上,然啟下跪,燒紙錢,磕頭、作Y1,並唸唸有詞:“祖宗三代,俺Ⅹ、俺X…今天是年三十了,包的餃子,您吃吧!”稍後,把敬祖宗的餃子回鍋,然後再盛上餃子,雙手遞給爺奶、父母,並雙膝下跪,恭恭敬敬磕三頭,並說:“祝您健康長壽″。最後腹輩們才吃,
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善孝為先″不忘祖宗的傳統美德。這並不是什麼迷信。
回答完畢。
-
3 # 嶧縣西門裡老李
過年燒香磕頭在城市不是很多,只是有年紀較大的老人,特講究的,才如此。而且在鄉村磕頭拜年最盛行。如果人家到你家拜年磕了頭,你去人家不磕,是要被冠以“沒禮貌、不懂事”的。
記得小時候過年,燒香磕頭這一套儀式是非常隆重的。除夕傍晚,年夜飯之前,老父親便把老祖宗的牌位、畫像恭恭敬敬地請出來,擺到正屋後牆的長條几上。再擺上三鮮蔬果(那時幾乎見不到,只能以核桃、棗等代替)、五色點心(我們平時也見不到,饞得我直流口水),以及其它貢品,點上蠟燭、香,再倒上酒,祭拜儀式就開始了。先是父母拜,再是我們兄妹幾個,我是從小不喜磕頭的,為此不知捱了幾回打。祭拜結束,全家到餐桌前坐下,開始吃年夜飯。但老母親下的第一鍋水餃,是要端到貢桌上的。待敬過老祖宗,我們才能吃。
年初一天沒亮,就要起來給家裡老人拜年了。我父親先是給姥姥磕,然後是我們給他磕,我照例是東躲西藏,老爹自然是生氣,但好在初一按舊俗不能打人,我正好能逃一劫。兄妹拜過,老爹便急忙領著哥哥去別家磕去了。然後是不斷有人到我家來拜,我躲在一旁,見來人撅著屁股“咚咚”的磕頭,心裡便直樂……
長大以後,又逢文革破“四舊”,磕頭之風曾消失了幾年。但文革以後復又盛行。我也開始由不習慣到習慣。為啥?別人到我家來給老人磕頭拜年,咱到人家豈有不拜之理?
隨著年齡見長,過年也有兒子的朋友到家給我拜年了。我自然是入鄉隨俗,往沙發上一坐,享受年輕人的磕頭了。只是感到心裡是說不出來的滋味,總不像當年老爹接受的那麼氣派。(笑)
-
4 # YinyueLl
謝謝邀答。我們這裡還磕頭。磕頭是一種古老的禮儀形式,更是民族古文明的傳承;磕頭,是尊敬、謙誠、崇拜、敬仰的一種最古老、最直接、最直白的文明形式。“五體投地”,就是說的這種形式吧。當然,還保留著對神靈,先輩的磕頭。我覺得這不是迷信,只是對來年的祈禱吧。春節期間,走親訪友,也叫拜年,除了帶些禮品,就是對長輩行磕頭禮了。透過春節拜年,親朋之間若有些小的隔閡,大多也慢慢的放下了。隨著時代的前進,觀念的更新,特別是受西方文明的影響,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對“磕頭”慢慢淡薄了,使對磕頭的傳承,出現了斷裂,至使好多年輕人不懂,也不想懂、不想做這種禮儀了。但是,這也分地域,分家庭;有些地方就沒有斷裂。同一個村子,有的年輕人會,有的就不會,就是這個原因。很顯然,這個禮儀的傳承,面臨著很大的威脅。(個人觀點,不見得正確,歡迎交流,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我老家是河北的,我們這裡過年的時候是會燒香磕頭的,還會請神,有全神,財神,門神,車神,井神等,臘月二十三那天祭灶神,從初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每頓飯都會往神前先供上,燒香,然後家人再吃飯,正月十六的晚上送神,至此年才算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