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踏歌走馬
-
2 # 傅富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話說武松夜走蜈蚣嶺,身帶著一把嶄新的大刀,看到一個老道摟著一個年輕女子坐在視窗的月光底下又摟又抱有說有笑,傷風敗俗,武松認為老道褻瀆了三清道長的名號,於是前去理論,問問明白,於是拿起石頭去鑿門,這睡得正香的小道童被砸門聲驚醒自然心裡不爽,帶著氣兒就來開門,門一開遍叱責武松半夜來此何干?很可能還有髒話,依武松的性格就說了一句,正好拿這小子祭刀,便把小道童殺了,然後引老道出來,也被武松殺死。
從事情的經過來看,武松定是認為老道都如此下流,小的也不是好東西,同流合汙的貨色,加上正在氣頭上,又有新刀在手,又有小道童的斥責,再趕上這樣的社會環境,結果可想而知。
那麼這個小道童有沒有和王道人同流合汙,根據事後那個女人的口述,小道童也是從別處擄掠來的,平時跟著王道人。
只不過武松正在氣頭上,殺了有些過了,至於武松說的“祭刀”,那是十足的託詞,“祭刀”也可以殺狗,殺貓,為什麼要殺小道童呢?
放在當時,真實的原因就是武松認為小道童同流合汙,也不幹好事不修正道,所以該殺。要說無辜就無辜在了當時的世道,如果不是被王道人擄掠來的從了壞人,而後又跟王道人一起做惡(多少當過幫兇)就不會有此下場了,亂世那裡有什麼無辜而言,這就是一種最深刻的無奈,所以珍惜當下吧。
要說這個小道童,罪肯定是有的,但是死的也真是憋屈,有點冤。
這個道童是飛天蜈蚣王道人的手下,也算個小徒弟吧,只不過是被王道人擄來的,平時就像個使喚丫頭,端茶倒水,看門跑腿,要說做沒做過壞事,我想應該是做過的,畢竟王道人害了張太公一家的時候,這個道童已經跟隨王道人了,這其中很難說這個小道童沒有做過幫兇的勾當。
武松路過蜈蚣嶺看到王道人摟著一個女人在那花前月下的,就知道這個王道人不是什麼好東西了,一個道人怎麼能做這種事呢,要做你把窗戶關著也好啊,開著窗戶做這種傷風敗俗的事情,誰看到都覺得不是什麼好人啊。
武松心裡就有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意思了,正好新刀還沒用過,不如就拿這個道人試試刀口如何。
作為一個行俠仗義的人物,武松做事也是不拘小節,直接拿了一塊石頭敲門,這是敲門嗎?這分明是砸門啊。
半夜三更的,小道童肯定睡的正舒服的時候,咣咣咣的一陣砸門聲把他給吵醒了,只能一肚子起床氣的去開門,開門後看到武松拿著石頭敲門,心裡火就上來了,說話就不好聽了,應該是出言不遜了。
武松這個爆脾氣,我行俠仗義呢,你這個道童居然敢對我這個態度,心裡火氣也騰的就起來了,心裡覺得這道童肯定和裡面那個道人是一夥的,就先拿你試刀,咔嚓,把道童給砍了。
武松這是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了,覺得道人不是好人,那道童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而且又對自己這種態度,留著也是禍害,還是殺了省事,武松可沒想過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其實這個道童如果開門後,客客氣氣的態度,那武松十有八九不會殺他,畢竟一個小道童,再怎麼幫兇,也壞不到哪裡去,而且態度也好,說不定就改邪歸正了。
說白了,這個小道童就死在自己的起床氣上了,而且眼神也不好,沒看到一個彪形大漢帶著刀呢,說話客氣點不啥事沒有。
小道童死的也確實有點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