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海古藏
-
2 # 盛世中華雄獅
興盛於宋代的龍泉窯 是宋代的六大窯囗之一 歷史最悠久的幾個窯口之一 北宋時期 龍泉窯的燒造技術師承越窯 發展一定規模 形成薄胎厚釉 紋飾形象活潑的風格 使用石灰釉 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釉層比較薄 南宋龍泉窯飛速發展 獨特造型釉色 展出龍泉窯系 遠銷東亞和東南亞等國家 元朝龍泉窯繼續發展 遠銷國內外 瓷器胎體厚重 器型高大 明朝龍泉窯還在發展 隨著景德鎮等一批新窯口迅速崛起 龍泉窯逐漸衰落
-
3 # 龍泉窯品鑑
龍泉窯,其址位於今浙江龍泉縣,因而名之。龍泉窯其以燒製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北宋中晚期是龍泉發展的重要時期,並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龍泉窯胎體較為厚重,但造型規整,釉色由淡青轉為青黃,產品多生活用具為主,有碗、盤、杯、壺、瓶、罐等,在裝飾工藝上有刻花、劃花和蓖紋。圖案有花卉,飛鳥、魚蟲和嬰戲紋等。
南宋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的發展,龍泉青瓷進入鼎盛時期。這時,曾在唐和五代盛極一時的越窯青瓷業已凋凌,唯有龍泉青瓷質量顯著提高,馳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頂峰。從窯址的瓷片來看產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兩大類。其中白胎青瓷約百分至九十幾,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質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鐵足的特徵,與南宋郊壇下官窯瓷器有許多相同之處,這應是南宋紹興元年至紹興十九年時及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為宮廷代燒的官窯瓷器。
南宋龍泉窯器型有碗、盤、盆、碟、盞、壺、罐、渣鬥、水注、水盂、筆筒、爐、琮、投壺、瓶等應有盡有。
元代龍泉窯比宋時擴大了好幾倍。浙江省、甌江兩岸的窯址已發現有200多處,元代龍泉窯瓷器的特點是造型大多胎體厚重,除繼續生產宋時的器型外,創新品種有高足杯、菱口盤、荷葉蓋罐、環耳瓶、鳳尾樽等。質量不如南宋,胎質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溫潤如玉者少,裝飾技法上有劃花、印花、貼花、堆花、鏤刻、點彩等。紋飾題材豐富,有云龍、飛鳳、花鳥、魚蟲、八仙、八吉祥、雜寶等,個別有文字裝飾。
日本對於龍泉窯的推崇已融入自身文化骨髓之中,在日本重要的文化傳承之中往往有龍泉窯的影子,龍泉窯在日本被稱為“砧手”瓷。今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南宋龍泉窯青釉“螞蝗絆”花口碗便是現藏於日本龍泉窯中最為著名的藏品。這件著名的龍泉窯背後還有不同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回覆列表
龍泉窯的起源
龍泉窯是宋代著名瓷窯之一。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今浙江麗水)而得名。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製造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統,其產品暢銷歐、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製青瓷而聞名,,龍泉窯的釉和胎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成分和燒造工藝。每個時代的胎色、質地,釉的色澤和質感,都不盡相同。
龍泉窯在不同時期的工藝特色
北宋
龍泉窯在北宋時,整體技術愈臻成熟,施石灰釉。釉層薄而透明,光澤較強。早期產品胎薄而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盤、碗、壺為主,罐、盆等少見。中期以後胎呈灰或淺灰,釉色青黃;裝飾普遍使用刻花,輔以篦點或篦劃紋,此外還有團花、波浪、蕉葉紋等紋飾。盤、碗內常刻團花和波浪紋,內填篦紋。瓶,執壺腹部常見刻牡丹紋,圖案花紋一般對稱。
南宋
南宋以後施石灰鹼釉,釉層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繼續生產北宋原有器物,出現八卦爐,鼎式爐,奩式爐,盆,膽式瓶,五管瓶,龍虎紋瓶等等。碗,盆器底較厚,挖足較淺,圈足寬矮,外底露胎。裝飾以刻劃花為主,線條花口五出,碗內刻雲紋較多。南宋時期浮雕蓮瓣紋較為流行,至南宋末期,蓮瓣紋變得短而寬,緊靠,瓣中脈線突起。
南宋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
白胎青瓷胎質細膩緻密,白中泛青,色豐潤柔滑,以粉青和梅子釉青最佳,足底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底。器物造型增加了不少仿古器物,鬲,觥,琮等器,弦紋和蓮瓣紋為主要紋飾
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稱鐵骨,釉色青,多紋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隱露胎色,呈紫褐色,圈底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器形以瓶、爐、尊、洗、筆筒、燈為主,紋飾較少。
元代
器物造型高大,胎色與南宋基本一致,色青中泛黃。新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盤、環耳瓶、鳳尾尊、荷葉蓋罐等等,裝飾採用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方法,劃花紋略粗,線條奔放,出現褐色點彩。此外,還大量出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盤,碗外壁的蓮瓣紋長而窄,排列較疏,無脈線突起,不同與南宋。盤、碗底足一般挖足較深,有的深過外牆壁,外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露胎泛紅,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內全無釉,中心有乳丁狀突起。
明代
明代與元代基本相同,但趨於粗糙。胎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澤較強,盤,碗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挖足粗率且較淺。紋飾有人物故事以及花托吉字,福,壽,金玉滿堂等字。
圈底的鑑別
1,北宋中期到南宋中期,採用圈足內放墊餅墊燒,足端無釉,碗,盤底較厚
2,北宋早期用拖珠墊燒,器底留有託珠痕
3,元代中期以後採用盂型墊具,器物外底中間一圈刮釉,中心有釉
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採用墊餅托住整個器足墊燒,足端無釉
5,明代又恢復圈足內放墊餅墊燒,外底無釉。
這個要注意鑑別
綜上所述,龍泉窯在歷史上三次輝煌都與宮廷對燒造技藝的不斷提升摸索有關,不論是生產“貢器”,還是設立“官窯”,都是促成龍泉窯快速發展的最有力原因,龍泉窯器型花紋設計百花齊放,是中國古瓷器發展史上的光輝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