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一格
-
2 # 易家巷
因我年令不輕,寫文劃字行不捷,下筆慢,又不是參加考試,時間而由己撐握,所想想憶憶,又不會百度,只有把藏書和五十多年前後日記,筆記翻出來,溫古而知新,借塹一下過去寶貴資料。
這一段我可能會結束對老師提問,此篇網文,不為很好,全當談述一下個人感受,聊補心頭要說出話,又沒有物件。
華夏五千文化精釆就是體現在文言上,不說出,可寫之,寫出來長篇大論,可為文章。我只要自已高興,一時興起管邀不邀,爬上臺發表"社論"是我過去養成職業習慣,人要有點熱血。
又及,我擱筆了,現從頭審查一下上面文章,也算當流水帳吧,如言語不通,錯字連篇,也只有打道回府,不點發布,該幹啥就幹啥去,或重爬上臺,再寫一網文,人老臉皮厚,無所謂。
我找放大鏡去囉,把字放大,有三次上下觀摩一下可行的。
我一般會修改到不能再修改為止。有時候是3到5次,有時候是十幾次,甚至是幾十次。
還在上學的時候,記得我的語文老師就告訴我:“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後來,學習古詩詞的時候,知道了唐朝詩人賈島和他那個著名的“推敲”的故事。
賈島因為寫了一首詩,詩裡面有這樣兩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寫好以後,賈島總覺得那個“推”字,讀起來不理想,他就想換成“敲”字。可是,換成了“敲”字,他又回過頭來想,覺得用“推”字也行。
賈島反覆琢磨,定不下來用哪一個字,白天晚上都想這兩個字,甚至在走路的時候,他還一邊想,一邊走,一邊做“敲門”和“推門”的動作和手勢,結果,一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文學家韓愈。
韓愈瞭解了具體情況後,不僅沒有責怪賈島誤撞了他,還幫助他一起思考。
韓愈給賈島建議說:“用“敲”字比“推”字更好”。於是,賈島的兩句詩終於定下來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這個“推敲”的典故後來用於形容反覆思考和斟酌。
再後來,我讀到美國作家威廉.津瑟教授的《寫作法寶》一書,看到書中的一句話:
“寫作的本質就是改寫。”
仔細閱讀完《寫作法寶》這本書,對照書中所闡述的那些寫作原則和方法,結合我自己多年以來,廣泛閱讀和堅持寫作的經歷,我深刻地理解了一個事實:能流利的寫作並不意味這就能寫得好。
每一篇稱得上好的文章,在寫出初稿以後,一直到最終成稿的過程,無一例外,都是經過了不斷地推敲和修改的過程。
比如,寫一篇書評,從文章的整體形式方面來修改,就包括標題、結構、邏輯、詞句、剪裁、修改、調整、再推敲的過程。
這整個過程不僅要做到思路清晰、條理清楚、論點明確、論據有力,還要反覆推敲通篇文章的用詞是否精準?結構順序編排是否合理?開頭是否引人入勝?結尾是否恰到好處地點了題和進行了總結?
喜歡寫作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達到一種境界,就像著名詩人陸游說的那樣: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可是,陸游說的“天成”可不能理解為不努力,不費力,文章就寫成了。
“文章本天成”說的是好文章要出自自然,不可造作,就像天然形成的那樣。
而要寫出好文章,唯一的途徑,只有經過長期的努力和積累,以及不斷的學習、練習和反覆修改,才有可能抓住那瞬間即逝的靈感,達到“妙手偶得之”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