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位於呂梁山中段西側,地處省境中部西側,呂梁地區中部。面積1339平方公里,現轄6鎮9鄉,人口20.78萬。
離石,春秋屬晉地,戰國為趙之離石邑,為三晉西部重鎮。西漢置縣,自東漢永和五年 ,西河郡移治於離石。靈帝末,郡縣俱廢。三國魏黃初三年(222年)復置縣,晉屬西河,劉淵據縣而起兵後,縣遂廢。
離石處於呂梁山脈中部,四周群山環繞,溝壑縱橫,黃土梁峁起伏連綿,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東部山峰有云頂山、狐爺山、陳家地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東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天頂山、起雲山等,海拔在1900——2000米之間;位於市境東北部的骨脊山,海拔2535米 ,為該市最高峰 ,也是全市的主要林木產地;中部和東部為丘陵區 ,溝壑縱橫 ,地形破碎,黃土覆蓋較厚;丘陵間布有川穀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為該市主要農作區。境內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大東川河、小東川河等,均於縣城附近匯入三川河,經柳林縣注入黃河。離石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7度,一月均溫--8.2度,七月均溫22度 ,年均降雨量 550毫米 ,霜凍期為九月下旬至次年五月上旬,無霜期為100至170天。
位於離石城西12公里的安國寺。始建於唐貞觀11年,1983年省撥款對該寺進行了修葺,現在安國寺已是遊人駐足之處。位於城東南25公里九鳳山麓的白馬仙洞,洞內怪石嶙峋,尖石如劍,方石如床,再進洞則有柱石自洞頂倒懸而下,離地三尺,擊之鏗鏘有聲,洞內還有若干池潭,水深清澈。這裡洞中有洞深不可測,曾有人進洞探險,但均不得全貌而返。為呂梁山脈少見的大型溶洞。東部山嶺,北齊稱黃壚嶺,曾為北齊長城的原始點,明末李自成與明軍大戰黃壚嶺,明軍潰敗。黃壚嶺林木茂密,視野開闊,夏天氣候涼爽,山花似錦,秋日萬山紅遍,十分壯觀。
離石位於呂梁山中段西側,地處省境中部西側,呂梁地區中部。面積1339平方公里,現轄6鎮9鄉,人口20.78萬。
離石,春秋屬晉地,戰國為趙之離石邑,為三晉西部重鎮。西漢置縣,自東漢永和五年 ,西河郡移治於離石。靈帝末,郡縣俱廢。三國魏黃初三年(222年)復置縣,晉屬西河,劉淵據縣而起兵後,縣遂廢。
離石處於呂梁山脈中部,四周群山環繞,溝壑縱橫,黃土梁峁起伏連綿,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東部山峰有云頂山、狐爺山、陳家地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東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天頂山、起雲山等,海拔在1900——2000米之間;位於市境東北部的骨脊山,海拔2535米 ,為該市最高峰 ,也是全市的主要林木產地;中部和東部為丘陵區 ,溝壑縱橫 ,地形破碎,黃土覆蓋較厚;丘陵間布有川穀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為該市主要農作區。境內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大東川河、小東川河等,均於縣城附近匯入三川河,經柳林縣注入黃河。離石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7度,一月均溫--8.2度,七月均溫22度 ,年均降雨量 550毫米 ,霜凍期為九月下旬至次年五月上旬,無霜期為100至170天。
位於離石城西12公里的安國寺。始建於唐貞觀11年,1983年省撥款對該寺進行了修葺,現在安國寺已是遊人駐足之處。位於城東南25公里九鳳山麓的白馬仙洞,洞內怪石嶙峋,尖石如劍,方石如床,再進洞則有柱石自洞頂倒懸而下,離地三尺,擊之鏗鏘有聲,洞內還有若干池潭,水深清澈。這裡洞中有洞深不可測,曾有人進洞探險,但均不得全貌而返。為呂梁山脈少見的大型溶洞。東部山嶺,北齊稱黃壚嶺,曾為北齊長城的原始點,明末李自成與明軍大戰黃壚嶺,明軍潰敗。黃壚嶺林木茂密,視野開闊,夏天氣候涼爽,山花似錦,秋日萬山紅遍,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