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石子嘀嗒

    孩子有上進心,這是好事情,當媽的應該感到安慰。當孩子上進到了一個瓶頸期,當媽的可能在學習指導、精神指導上頗為費力,很自然的就會生髮焦慮,於是,這有題主的發問“當媽的該做什麼?”

    需要指出的是,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尤其是題主的孩子正讀初一,華人都知道,每個城市重點高中就那麼三、五所,甚至更少,而一個學校裡能讀上重高的無非三種途徑,一是保送直升、二是特長招生、三是參加考試選拔。

    不管是那條路,初中都將是緊張而忙碌的,看著別人家的牛娃,有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作媽的肯定是想有所作為。

    第一,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學習輔導、課外培訓,如果自身能力不足或經濟不允許,那也要在提供學習教輔方面滿足孩子的需要。

    第二,如果孩子學有餘力,可以結合其興趣愛好報名參加一至二個特長專案,女孩子可以在舞蹈、歌唱、主持、演講方面有所選擇,或者一個健身類的活動,這樣既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特長,也增加孩子在某方面優異於其他孩子。通俗來講,就算學習上進不了前三,但我在跑步、演講比賽方面優於前三,在心理層面也會有一份優越感。

    第三,在生活方面一定要細心,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關愛孩子。比如,上學放學是否可以接送,孩子某次發揮失常是否及時開導,是否給孩子一份喜歡的飯菜等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初中的孩子有了自己獨立判斷的需要,在與孩子交流中一定要保持平等的交流,不可以“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過”來蠻橫堵塞孩子自主的權力。

  • 2 # 千秋與鞦韆

    解決問題

    用順向思維,被表象迷惑

    用逆向思維,從結果往回推,找到背後的底牌。

    所有問題,只要往前推三到五步,背後的根本原因直接顯現。

    問: 是解決問題重要? 還是發現問題重要? 再問: 是發現問題重要? 還是發現根本問題重要?

    從母親的角度看問題:

    你關心孩子,所以與她感同身受。孩子進入學習競爭狀態,你卻只能站在一邊觀望。你自己想為孩子做點什麼,來支援她。

    但你明白,在孩子學習方面,你給予她的幫助甚少,你不想孩子孤軍奮戰,你想做點什麼,讓孩子知道,她的背後,媽媽在以另外種方式來支援她。 相對於成績,你更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想她因為一些挫折而影響情緒。

    所以,你想問的問題是,如何讓孩子不受外界影響,面對困難與挫折,越挫越勇?

    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學校、老師幾乎都是在用成績論學生,這種氣氛帶動著班級的學生,學生都以成績論人。所以,成績代表著學生是否優秀。

    你孩子也因此受到影響,被成績的假象迷惑。成績本身就是用來方便學校用來區分學生,實際上每個人天賦不同,單憑成績論優秀根本無法適合每個人。

    但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學校升學率的根基,所以幾乎所有人都陷入這個死迴圈。

    所以,我給的建議是:

    要告訴孩子,母親全力支援她去競爭,不干涉孩子每個決定,讓孩子慢慢開始獨立思考。

    考試過後,可以帶孩子去祖國道場聖地,提升她的氣質,拉昇她眼界,讓她知道成績只是證明自己能力其中之一,我們要全力以赴,但這不是我們人生的全部。

    最後就是找到孩子的天賦或才幹,無論是唱歌,跳舞,畫畫等,全力支援,引導她往這方面發展。一旦她的才幹顯現,同齡人根本無法與其競爭,此時所謂的成績攀比,顯得微不足道。

  • 3 # 女子獨立

    首先要問問自己孩子,該如何配合他。比如孩子不喜歡父母帶人回家打麻將,比如孩子希望家長誇獎他…或者孩子會希望自己的上進能得到父母的獎勵…

  • 4 # 這世界很美也很好

    首先,上進是孩子自己的事。為人父母,要教導孩子如何面對世界,成績是追求,最重要的開開心心的。無論考多少,表彰與否,學習永遠是為自己。別為了得到第一名而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事開天平。格局要有,讀書不是為了爭功名,不然以後到畢業之後咋辦,出發點沒有整好,以後大學受打擊咋辦,不要只想眼前的局面。要有全域性觀,學習,健身,愛好,娛樂,都不能少。作為母親,學習不能干涉孩子,要教孩子有挫折的抵抗力,最終目標是什麼?別為了別人表揚,別為了虛名。生活上,孩子有問題,要和她談談,建議讀點育兒書,不要過問她的學習,而是關心她本人。還要推薦孩子學點理財,哲學,藝術,多方面瞭解自己的天賦,找到自己的興趣,擅長的事,為以後打基礎。別等到大學還一無所知,到時候,再學,時間上也是茫然,容易擊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缺愛家庭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