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葉69493390
-
2 # 雨123426294
這個賬不能這麼算,不單單計算成本,還要算利潤,如果因為速射炮為了省錢而被對方擊沉,那麼損失的不光是軍艦還有國際聲望以及帶來的連鎖反應,我的觀點是就算是炮彈成本再高也沒有國際聲望高,必須裝備最好的版本,哪怕殺雞用牛刀也是值得的,獲得的國際聲望和地位也是非常難得的,是金錢買不到的。
這個賬不能這麼算,不單單計算成本,還要算利潤,如果因為速射炮為了省錢而被對方擊沉,那麼損失的不光是軍艦還有國際聲望以及帶來的連鎖反應,我的觀點是就算是炮彈成本再高也沒有國際聲望高,必須裝備最好的版本,哪怕殺雞用牛刀也是值得的,獲得的國際聲望和地位也是非常難得的,是金錢買不到的。
謝謝邀請。 艦載近防炮是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線,中國軍艦裝備的多為730和1130近防炮,1130是730的升級版,都屬於轉管炮,其核心是呈圓筒狀並列安裝的7、11根單管30毫米火炮,隨著圓筒旋轉,各炮在旋轉中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殼。管數越多,射速越高。
最早的轉管機槍是由美國理查德-加特林博士發明的,所以稱為加特林機槍和加特林炮。剛出來時需要射手透過手柄轉動槍管,後改為電動機驅動,達到了4000發/每分鐘。一萬發/每分鐘換算到1130近防炮這種加特林火炮上,每分鐘每根管不到1000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射速。
橫向比較下1130近防炮的效能,它的最大射速達到1萬發/分鐘級別,這應該是世界上射速最快的三種近防炮之一了。另外兩種是西班牙的"梅羅卡"近防炮和俄羅斯"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
當然,近防炮一次射擊通常只持續5秒左右,一次“撒出”數百發炮彈覆蓋來襲導彈的航路,即便如此,彈艙備彈最多也只夠射擊5次。以中國730、1130近防炮為例,除火炮及供彈系統外,它還安裝了1部跟蹤雷達、1部光電瞄準具,美國密集陣近防炮還要加上1部搜尋雷達。美國密集陣近防炮在1980年代的單價大約在600-700萬美元,中國的730、1130近防炮造價也要數千萬人民幣。
以中國730、1130近防炮為例,除火炮及供彈系統外,它還安裝了1部跟蹤雷達、1部光電瞄準具,美國密集陣近防炮還要加上1部搜尋雷達。
近防炮主要裝備穿甲彈、高爆榴彈、半穿甲榴彈等多型號彈種,而其中又以小口徑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使用最多。近防炮穿甲彈構造和坦克用穿甲彈基本類似,內部長杆式彈芯也多使用鎢合金或者貧鈾合金材料製造而成。
相比於一體成型的普通高爆彈和尖頭穿甲彈而言,由於高規格的彈體材料和複雜的加工工藝,尾穩脫殼穿甲彈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目前1130近防炮上所使用的30毫米口徑鎢合金彈體尾穩脫穿彈,單發價格大約為1000元人民幣/發,密集陣和守門員近防系統則多采用貧鈾穿甲彈。貧鈾彈成本約為鎢合金彈的一半。
其實近防炮的攻擊模式和我們想的並不相同,近防炮因為有火控雷達自動進行搜尋瞄準,因此可以迅速完成對目標的方位鎖定,所以只需要透過超高射速在指定空域形成密集彈幕就可以對空中目標進行有效攔截,不需要向老式防空火炮一樣連續不停地對目標進行跟蹤射擊。
1130炮通常是以長短點射的方式進行防空攔截,每次攔截髮射時間為0.1秒,也就是一次攔截只消耗約20發鎢合金穿甲彈,換算下來也就是說2萬人民幣而已,如果再算上穿甲彈與高爆彈的搭配混合使用,費用還會更低,相對於反艦導彈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單價而言,還是非常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