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里布衣楊半

    篆書:

    鐵線潤且圓,剛柔一身兼。

    裝飾勻稱美,高挑是主旋。

    隸書:

    蠶頭燕尾妙,方圓互相跳。

    提按要誇張,勢扁兩邊翹。

    楷書:

    方正是主題,規整講平齊。

    點劃涵筋骨,端莊君子儀。

    行書:

    流暢且輕鬆,點劃需互動。

    遊若春風暖,意在平和中。

    草書:

    飛動變化多,韻勢在磅礴。

    起伏波濤水,筆斷氣連著。

    附圖照片:篆書唐杜甫詩【江南逢李龜年】

    選自楊半撰書【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

  • 2 # 春雨44000583

    高古金石氣樸質,大篆小篆高雅風。

    蠶頭燕尾來深嚴,漢隸變更漢字容。

    規正方塊有法度,正氣凜然楷書中。

    行雲流水妙自然,率真行書意在先。

    使轉性情飛草書,淋漓盡致各不同!

    書法五體各體有各體的美,不同的書風,相同的韻,相同的質。寫好楷書的基礎上,學別的書體就不會有東倒西歪的現像,字就現的厚重穩正,避免了輕浮的怪象,點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 3 # 謅說書畫隱中

    篆書:高古線條均勻一部分象形一部分抽象,處在文字的轉變期;而小篆標準統一規則,意義巨大。

    隸書,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早期隸書,秦時期已出現隸書

    第二階段隸書的中期,大概文帝時期此時的隸書仍有篆形

    第三階段西漢中晚期這時的隸書已經成熟,尤其點、捺明顯變多了。雖然偶見篆意的遺留,基本上和東漢時期的隸書寫法上差不多。

    楷書:隸書發展到後期的時候,去掉些許誇張的寫法,等同楷書。用古詞“法度森嚴”,一句話規矩要求比較多,但是又不能寫死了像印刷字。

    行書,楷書的快寫,但是又不能用楷書的規矩來寫,自成一套系統;雖是行書不能一味快,又要求有楷書的莊重感。

    草書,江湖人士裝逼必備利器之一、梳著大背頭之二、身著唐裝之三,頗有古人指點江山氣勢,雲裡霧裡神秘莫測,也不想一想,古人草書寫好的也就那幾位,漢末張芝、唐張旭懷素、明王鐸,剩下的皆是名家,這還是在社會上以繁體字為主的基礎上才有這樣的結果。究其原因平常人看不懂,你說是啥就是啥?我無力反駁,雖有疑問擊不中要害。

    簡體:中書協認為是俗體,正統地位的是繁體,就如同秦時期小篆是官方規定文字,而隸書是俗體,誰知隸書不斷演化成楷體,而篆書成了古體。可知書法的未來是由下及上,上有太多的資本利益牽扯,下才是最自由的最有生命力的。

  • 4 # 子衿書法

    篆書體態質樸,隸書體態華貴,楷書體態端莊,行書體態靈動,草書體態流暢。

    文字字型的形成,遵循的是便捷。如果從藝術性來講,正書之中篆書的形態肯定比隸書和楷書更具有藝術性。篆書更接近物象。所以有“書畫同源”之說。最初的文字,就是像繪畫一樣的線段繪製而成的象形文。

    書體之態,千姿百態,豈能以一言而能詳盡!項羽說:“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工與拙何損益於數哉”?社會之所以進步,是人類不斷的追求完美。飲食由野果生食充腹變化精烹細制,裝衣由禦寒變成了禮儀時尚。文字乃道之根本,精研細修,窮一生之力尚未必能通解,簡單的把五種書體描述出來,談何容易!

  • 5 # 使用者長樂

    各書體有不同書體,同一書體還有多種不同的體式。各書體的結構特徵蘊含著疏密、虛實、展蹙、奇正等對立統一的關係,由此使漢字具備了造型上的藝術特性和美學上的欣賞價值。

  • 6 # 嶺南孤客

    篆:橫平豎直,筆畫在空間等距,圓融峻整;隸:姿態自在,溫柔醇厚,重筆蠶頭燕尾;行:流暢自然,凝練有力,結體新穎;楷:端莊穩健,豐肌秀骨,氣宇軒朗;草:圓勁有力,使轉如環,有風雲變幻之勢,一氣呵成。

  • 7 # ironfeather

    篆書:婉轉婀娜、隸書:充實圓潤、楷書:公整平直、行書:錯落有致、草書:澎湃寫意

    我只是喜好書法,不足及謬誤之處,承蒙不棄,望請指教。

  • 8 # 兩江潮

    篆書,本來的書寫工具是用堅硬的金屬錐子刻在龜甲、金屬物上,所以它的線條細長,沒有變化,筆畫僵硬。後來出現了毛筆,秦始皇統一文字把各諸侯國的篆書進行規範,出現了小篆。寫小篆雖然融入了軟筆行筆的特點,但是寫篆體筆畫不管是寬窄、輕重、快慢等都沒有什麼變化。小篆雖然比大篆規範,但是書寫起來很慢,一筆一畫如畫畫,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東漢末年便出現了隸書。

    隸書,從小篆演變而來,帶有很多篆體的痕跡,一是線條圓頭圓尾、橫平豎直,二是字型體型扁長,但是隸書比篆書多了筆畫的變化,出現了蠶頭雁尾,一下使隸書有了靈動的感覺,書寫比小篆快。隸書的出現是書法成為了藝術的標誌,隸書也派生出了楷書、行書、草書。所以隸書在書法發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節點。

    行書、楷書、草書基本上都是在三國後期至東晉時期出現。

    行書,行古意走的意思,走當然要動。所以行書最顯著的特徵是動感。為了達到此效果,行書強調筆畫間的呼應和連帶,特別講究虛連,在章法上講究上下左右的照應。

    楷書,楷為標杆。標杆是靜止的,說明楷書以靜為美。書法發展到唐代已經是非常成熟了,筆畫的變化非常豐富,逆鋒、順鋒的交替使用,行筆的速度快慢交替,行筆的用力輕重已經非常成熟,以至於現在還將這些奉為綱圭。柳公權的楷書就是最重要的代表。

    草書,如果把行書理解為走,那草書就是奔跑。非常講究動感,線條靈動、結字靈動、章法靈動。草書分章草、今草、狂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窯青瓷有開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