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有點尷尬啦,累了一天,去修個腳,技師竟然是我同事。當時我都愣了,她也愣了,她心不在焉的幫我修腳,讓我提心吊膽的擔心她真把我腳削了。最後我實在頂不住尷尬,半個小時我給了一百,錢都沒要她找就走了。您們說遇到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辦呢?
-
1 # 朱九十
-
2 # 坐在七樓釣小魚
應該果斷地讓她為你修腳,然後再找機會為她修腳。
你讓她為你修腳,是尊重她的職業,尊重她的勞動,尊重她的技術,同時,也可以為她帶來收益 ,是明禮義、講道德、有愛心的表現。試想一下,如果你看到她轉身就跑,會是個什麼結局。她可能會為此而羞愧無地,感覺沒臉見人,甚至可能丟了工作。
裝作若無其事地讓她給你修腳之後,你應該找機會反過來為她修一修腳。從目前的社會心理來看,修腳這一行當在大多數人眼裡,畢竟不像當Quattroporte,當工程師那麼光彩。同事利用業餘時間為人修腳,一定是出於無奈,生活中可能遇到困難。肯定是偷偷摸摸地出來,不想讓熟人發現。今天讓你撞破,一定感覺很尷尬,覺得沒面子。你幫她修腳,就是用行動告訴她,修腳沒什麼大不了的,人人都可以成為修腳工,你不會因為發現她在給人修腳而瞧不起她。這樣可以消除她與你之間的隔閡,讓她覺得你可親可敬。當然,在選擇時間和地點時要很謹慎,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修腳不成,可以想別的辦法。
-
3 # 船長讀書和情感
類似這種尷尬的事尷尬的點是什麼?就是兩個人的心理狀態。
專業的事專業的做,就沒問題了。
她是技師,你繼續讓她做技師的工作就好;
你是顧客,你做好顧客的事兒就好。
你們的尷尬也好、糾結也好,來自於角色錯亂。你在修腳的場合,不把她當技師還要當同事,她不把你當顧客也當同事,這自然不對路。
第一,保持沉默,就當不認識,你該看電視看電視,該喝水喝水,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你要明白,女同事的事情你很多是不知道的,十之八九她也是不得已出來賺錢。她面對你的沒狀態,也是心理很糾結,那你越糾結越不自然就會加劇她的心理負擔。
所以,你只要做好你顧客的本分,給足她錢,就是讓她安心做她的工作、賺她的錢,這是對她的尊重和保護。我想只要你表達到位,她會感知到的。
所以你選擇一個適當時刻,告訴她你不會告訴任何人她的事,你也不知道她任何事。
-
4 # 學困生老四
第一:不必大驚小怪,正常進行專案就可以。
第二:尊重人家兼職,正常付費就好。
第三:保證別人隱私,不要做完就去宣揚。
總結:莫非生活所迫,誰願身兼數職。
-
5 # 和其風
一家不知兩家事,家家都有難唸的經。若不是生活所迫,誰會去打兩份工。
許多年前了,還是在老家的上高中時,同班一個同學家裡出了一些變故,連基本的學費和生活費都無法解決。每到午飯時就不見了他的身影,下午上課時他總是帶著一絲羞愧姍姍來遲,因此經常被老師訓斥,他卻一言不發。後來有同學在衛校的門口看到他賣燒餅,同學們才知道他的境況,開始同學們準備捐一點錢,後來覺得不妥,不是長久之計。從那以後我們班的午餐主食都是他賣的燒餅,後來也有其他班的同學加入,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就這樣讀完高中考上了一所師範院校。前幾年去深圳出差看到他,已經事業有成,酒桌上談及往事依然淚如雨下。
人生就是一個考場,考的是人心。誰都可能有馬高蹬短的時候,能幫則幫,不能幫切不能生譏笑之心。你覺得尷尬,她本人自尊心豈不更受傷害。
-
6 # 勞動教育
你就是修個腳又不是來大保健,這本來就是一個工種而已,你們在意說明一個問題,你們的目的都不單純,既然不單純了!還在意這個?怕不好還價嗎?
-
7 # 伊春美食美客
無巧不成書這句話我從來都是深有體會的。因為我也在一次洗澡的過程中遇到了我的同事,沒想到我的這個哥們兒竟然在浴池裡面當個搓澡工。那天我去洗澡兒,正趕上一個搓澡工來給我服務。當時我喝的迷的糊的躺在床上,讓人家給我搓澡。等我翻過身來一看,這不是我單位的同事嗎?當時我倒是很尷尬,人家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笑著跟我說,同事們幾乎都知道我當搓澡工賺外快。難道你不知道嗎?我笑著說我真不知道真不知道,但是看著他很坦然的樣子,我有些佩服人家,畢竟,人家同時兩份工作,掙著兩份兒的錢,真是一個會過日子能掙錢的好男人啊!最後等我出去結賬的時候,我給他要了兩瓶飲料和兩袋奶。我跟他說沒事兒的時候要保重身體,他很感激的看著我說謝謝小哥兒。
去修腳,技師竟然是女同事,雖然很意外,但是個人覺得,這應該不是什麼難以面對的事情。
首先,剛見到此情境時或許會有些意外,但是其他的就不至於,畢竟這都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你去保養你的身體,你同事為你修腳是她的一項本職。
一個有服務需求,一個付出勞動為你服務,這本身就是一項經濟活動,不過是在另一個場景時,你們彼此是同事,相互熟悉而已。
如果說,覺得這種事情很尷尬,或許就是當事人的心理問題,換一個場景,如果你去健身房,那健身房的兼職教練是你的同事呢?還會覺得不好意思或者尷尬嗎?應該不會,所以,要說不知如何應對不過是存在於內心對於職業的尊卑思維。否則就會很自然很平常了。
換一個別的顧客,在面對你同事的時候,還會擔心傷到腳嗎?肯定不會,因為那個顧客的眼中你的同事就是一個修腳的技師,而沒有另外的身份,你不同的就是還知道她另外的身份而已。
換句話說,憑勞動去掙錢本無可厚非,真的在心裡過不去的無非是認為職業有高低貴賤的思維。
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國家出臺政策允許佔道經營了,很多人擺起了地攤,搞起了地攤經濟,誰能說擺地攤就低人一等了,大家不過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能力去生存而已。
所以,無論我們在哪裡,做什麼,遇見誰,只要不違法,憑著自己的付出而換取勞動報酬,都再正常不過。
正常的行為,正常的心理,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