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抱抱吧學妹
-
2 # 燕趙都市報
現在是一個標籤化的時代,每個人都難逃標籤,甚至深陷其中,被其扎心,尤其是我們青年群體。青年群體目前似乎已經陷入了標籤的海洋,怎麼遊都遊不出這些條條框框。自“佛系”“隱形貧困人口”等針對性標籤火了之後,網上又火了一批關於青年人的新標籤,比如積極廢人、高知遊民、臆測中產和人贏藍領等。這些詞中,對於我們青年群體來說,相對來看現實普遍性較強,且戳人心扉的當屬“積極廢人”。
“積極廢人”指的是那些喜歡給自己定目標、卻永遠做不到的年輕人。這些人看起來心態積極向上,行動卻宛如廢物,往往會在間歇性享樂之後感到深深的恐慌,偶爾也會為自己的懶惰自責。想問一下,這樣的“積極廢人”標籤,扎沒扎到你的心?有沒有你的影子?
表面上看,這樣的“積極廢人”只定目標,不去實踐,或者在實踐中容易受挫和放棄,可以理解成是精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但是,當一個個體無法將精神層面的追求在現實中落實,那這樣的精神本身也空空如也,本質上也是精神上的“侏儒”,沒有任何偉岸可言。
我們要知道,每一個標籤都不是空穴來風,其一定程度上是現實的對映,是困境一種維度的呈現。
可在現實中,有很多學新聞的學生,滿嘴新聞理想,滿心社會情懷,卻總在現實的蹉跎中敗下陣來,嫌棄寫作的煩悶,嫌棄有些新聞的枯燥,嫌棄拍照的麻煩和攝像的累,無法堅守初心執著向前。在其他領域的“積極廢人”,大致狀態也是如此。
在這種頹廢狀態之下,青年還會感到恐慌和為懶惰自責等。其實,能主動找自身原因,並進行相應的反思,哪怕僅限於精神層面,這還算好的。更可怕是,現實中一些“積極廢人”,遇到挫折障礙,第一時間想到和反思的並不是自身問題,而是直接把鍋都甩給了各種外在因素,比如他人影響、學校太差和身邊環境不配合。這種想法一旦形成,不僅是在行動上,更是在精神上將自己置於當初目標與理想的對立面,難掩“漸行漸遠”的路徑結局。
說到這,困境的根源也就逐漸明晰了起來。關鍵就在於“積極廢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太差,沒有一個強大的心理和積極健康的心態。這樣一來,很容易就被自己給麻痺掉,進而把一切的“頹廢”當成理所應當,如此,自然就讓自己成了刻板的標籤,也會給他人和社會添一些莫須有的“堵”。
所以,青年們,不要等著社會給我們貼標籤,這種狀態不是我們的本色。年輕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本,不妨去主動掙脫自己內心的牢籠,對於自己的理想目標,嘗試多出幾分力,多堅持一會兒,多熱愛一會兒。等到真正感受到行動與付出接觸到理想目標的那一刻,就會明白,這才是精神的享受,也會因此進一步感到“積極廢人”那種心理狀態的低劣,會對其更加強烈地厭惡和排斥。
當然,青年人摘掉這些標籤,也需要社會層面來多一些溫暖的傳導,尋求精神與行動層面的雙重共鳴。讓“愛”在公共空間中流動,播撒積極的狀態,還有那奮鬥的希望。讓“積極廢人”當中那“你我他”的影子,也隨風消散吧。
回覆列表
是。
我總是積極得去定各種各樣的計劃,但總是卻不去實行,每個周剛開始都打算好好學習好好健身好好讀書好好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三分鐘熱度吧。第一次知道積極廢人這個詞,以後真的得好好努力了,畢竟老大不小了,如果你也是積極廢人,那麼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