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u吳金泉

    謝邀!入梅與出梅分別指梅雨季節的開始與結束。梅季是按干支紀日推算的。所謂干支紀日法即: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它與干支紀年法一樣,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來記錄日序,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六十天為一週,迴圈記錄。氣象學上入梅在芒種起第一個丙日;出梅在小暑起第一個未日。 如2019年——芒種日是6月6日,芒種起第一個丙日——丙子日是6月8日,這一天入梅;直到小暑(7月7日)後的第一個未日即7月9日出梅。

  • 2 # 清新視角

    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歷時20多天,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段連續陰雨時間段,出現頻繁的降水過程,這時,正是江南楊梅成熟時期,故稱“梅雨”。因為梅雨季節裡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因此也有稱之為“黴雨”。除了中國以外,北韓最南部、日本中南部也都有梅雨季節,但世界同緯度其它地區卻沒有,因此,梅雨是東亞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我們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和“出梅”。

    中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或當日)逢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或當日)逢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一個未日為出梅。但這種方法過於機械,往往與實際的梅雨時間有差異。

    那麼,怎麼辦呢?我們從氣象學上進行解釋,就實際得多了。

    按照環流條件與區域性降水相結合的原則,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時段內,在長江中下游範圍內,經常有地面峰系活動,且連續兩週內有6天雨日,同時參考長江下游兩岸,各站候平均氣溫基本上穩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為“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節中雨日、雨量、雲量等氣候要素的時間曲線上出現突增(即轉折點)之候(日)定為平均入梅候(日)的。凡梅雨期間梅雨鋒系及主要雨帶明顯移出長江中下游地區,該區域5天內的雨日在2天以下,區內各站最高氣溫明顯升高到30℃以上,而地面南風風速也顯著加大,則定為“出梅”日。

    由於按照氣象學的定義來確定入梅出梅的時間,故長江中下游地區,如上海、江蘇、安微、浙江、江西等地的時間都不一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具體的入梅出梅日期,還要根據當地的氣象釋出情況來了解。你懂了嗎?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各年份之間,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也存在著差異。有的年份梅雨明顯,有的年份不明顯,甚至產生“空梅”現象。如1954年梅雨季節異常持久,長達兩個多月,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澇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兩三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 3 # 樹德漢碩

    關於入梅出梅及如何計算的,從真實而講,這要看當年氣象條件變化而定,較為複雜。從傳統曆法上說,是規定有具體方法的,理同入伏一般。入梅出梅是這樣計算的:先看二十四節氣,到芒種節後看日排干支,交芒種節後見丙日干就算入梅,入梅以見丙論,入伏以見庚論。連續到夏至再到小暑節後,以見地支未日為出梅,出梅以地支論,以見未為準。這樣,入梅出梅時間是不固定的,長短也不完全同一,大概在一月之上,四十二天之下。但真實的梅雨期又並非如些沒有出入。如三伏天一般,不是伏內,也有熱暑的。不是梅雨季,也有顯梅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松樹蛀幹害蟲,那什麼方法能有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