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看著我們人類從地球上逐漸誕生、發展壯大、強盛起來,未來估計還能看到人類在地球上的衰落甚至滅絕。
自古以來,月亮就激發了人們無盡的遐想與憧憬。每天晚上,我們的祖先都能看到月亮,因而萌發出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文學藝術和風俗傳統。
除了以太陽的觀測為依據制訂的陽曆外,古代曆法的編制還有一種重要方法,就是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也就是根據朔望月的週期變化而制定了陰曆。中國自3000年前的殷代就已經使用陰曆。陰曆對於指導古代的農耕時令和促進社會的發展都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使用方便,陽曆是以365天作為一年。在365天裡月亮的圓缺變化大約有12次,因此就將1年分為12個月。月亮的圓缺變化平均是29.53天,陰曆就是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分為大月30天,小月29天。陰曆一年只有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10天或11天,3年就差一個月。為了能適應一年天氣變化的週期,就在第三年加一個閏月。在2600年以前,中國就使用這種稱為農曆的歷法至今。
農曆設定有24個節氣,自戰國時期以來,中國農民就開始根據24個節氣來安排農業、畜牧和養殖等生產。農曆的每一個月都與月亮的盈虧週期相符合,對於航海、漁業和鹽業等生產活動有重大影響。
幾千年以來,在中國的農曆中設定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都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中國的文化、道德、民俗等各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以人類這樣脆弱的生命形式,完全無法抵擋消滅月球這樣的巨型災難。如果消滅月球,人類一定也會同時滅絕。
月亮是看著我們人類從地球上逐漸誕生、發展壯大、強盛起來,未來估計還能看到人類在地球上的衰落甚至滅絕。
自古以來,月亮就激發了人們無盡的遐想與憧憬。每天晚上,我們的祖先都能看到月亮,因而萌發出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文學藝術和風俗傳統。
除了以太陽的觀測為依據制訂的陽曆外,古代曆法的編制還有一種重要方法,就是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也就是根據朔望月的週期變化而制定了陰曆。中國自3000年前的殷代就已經使用陰曆。陰曆對於指導古代的農耕時令和促進社會的發展都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使用方便,陽曆是以365天作為一年。在365天裡月亮的圓缺變化大約有12次,因此就將1年分為12個月。月亮的圓缺變化平均是29.53天,陰曆就是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分為大月30天,小月29天。陰曆一年只有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10天或11天,3年就差一個月。為了能適應一年天氣變化的週期,就在第三年加一個閏月。在2600年以前,中國就使用這種稱為農曆的歷法至今。
農曆設定有24個節氣,自戰國時期以來,中國農民就開始根據24個節氣來安排農業、畜牧和養殖等生產。農曆的每一個月都與月亮的盈虧週期相符合,對於航海、漁業和鹽業等生產活動有重大影響。
幾千年以來,在中國的農曆中設定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都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中國的文化、道德、民俗等各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以人類這樣脆弱的生命形式,完全無法抵擋消滅月球這樣的巨型災難。如果消滅月球,人類一定也會同時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