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典傳奇歷史傳說
-
2 # 橘子不業專
回紇是古代突厥語“團結”、“聯合”的意思,是他們的自稱。公元745年,建立了回紇汗國,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在汗國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遊牧部落以回紇部為核心,逐漸融合團聚成為統一的回紇族。
從那以後,回紇一稱已經成為一個包括草原各遊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稱了。回紇汗國的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成為唐朝的屬國。公元84O年,汗國在天災和外敵的夾擊下崩潰。部眾分幾支向西、向南遷徒,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達了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張掖)一帶,被稱為甘州回給,也就是日後裕固人的祖先。
這支回紇人到895年佔領甘州城,建立了獨立政權。公元1208年,甘州回紇政權在西夏的進攻下崩潰,各部四散。其中一支退處敦煌以南,柴達木盆地以北,西到羅布泊、若羌一帶,自稱“撒裡畏兀爾”、“撒裡”“黃”的意思,因此漢文史籍又稱其為“黃頭回紇”。
準確的講,黃頭回紇只是回紇人的一支,這支回紇人後來並未建立政權。在元朝時,由於元武力推行伊斯蘭教,而迫使信奉藏傳佛教黃頭回紇東遷,與蒙古部落逐漸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裕固族
-
3 # 歷史哨聲
黃頭回紇是蒙古裕固族的祖先 是1036年西夏李元昊所滅而被遷到瓜州和青海北的甘州回紇
1、回紇是鐵勒的其中一個部落。在唐初時鐵勒中的薛延陀背叛突厥自立,後回紇和唐朝結盟擊敗薛延陀而崛起,回紇統一了鐵勒,回紇也成為了鐵勒的代稱。
回紇並非單一的部落民族,而是有19個大小不一的部落組成。回紇在古突厥文中是Toquz-oghuz,意思是九姓烏古斯。
2、歷史上回紇建立了三個回紇政權:漠北迴鶻汗國、甘州回鶻汗國、高昌回鶻汗國、喀喇汗國。
3、甘州回紇,是黃巢之亂後,西遷到河西的回紇人,在歸義軍喪失對甘州、肅州的控制後,而在甘州、肅州居住並建立甘州回鶻汗國。歷經12代可汗。
4、1036年甘州回鶻汗國被西夏李元昊所滅,回紇人被遷移到瓜州和青海北部,因此被稱黃頭回紇。
5、蒙古滅西夏時,黃頭回紇投降蒙古族,其後裔成為裕固族。
6、元朝時,裕固族受元朝派出的宗王通知。
7、明朝曾在裕固族地方設立曲先、斡端、安定、罕東四衛,侯被蒙古人擊敗。
8、1953年,裕固人將自稱的堯乎爾該為裕固。
-
4 # 子屠龍
歷史上的【黃頭回紇】,是宋代人對這個民族的稱呼,元代叫【撒裡畏吾】(“撒裡”就是“黃頭”的對譯)、明代叫【撒裡畏兀爾】,清代叫【西喇古兒黃番】,現在的統一族稱叫【裕固族】。
這個民族最早追溯到【匈奴】,“本匈奴之別裔,在天德西北娑陵水上。”匈奴衰落之後,先後用過【鐵勒】【特勒】【回紇】名號,曾幫助唐朝鎮壓“安史之亂”。
唐憲宗元和年間,【回紇】改為【回鶻】,統治著現在新疆的東部地區。唐朝末年,回鶻政權衰落,除少部分人移民唐朝邊境,絕大部分人朝3個方向遷徙。
一支難移到河西地區,即為【河西回鶻】,其後裔就是【裕固族】;一支來到西州,即為【高昌回鶻】,後來改稱為【畏兀兒】;一支遠涉蔥嶺,即為【蔥嶺西回鶻】,後來發展為【喀喇汗國】。
我們重點來看【河西回鶻】,這群移民逐漸控制甘州(今天甘肅張掖)、沙州(今天甘肅敦煌)、涼州(今天甘肅武威)、秦州(今天甘肅天水)等州,以及賀蘭山、額濟納河一帶。
因為【河西回鶻】以甘州為中心,又被稱為【甘州回鶻】,最初因為實力比較弱,他們看誰的拳頭硬就跟誰。吐蕃控制河西、隴右的時候,聽吐蕃人的話;張議潮軍勢強的時候,聽唐朝歸義軍的話;總之,跟著大哥混,日子還能過下去。
五代的時候,吐蕃衰弱,歸義軍混亂,河西回鶻趁機崛起,公元1016年把整個河西收入囊中。可惜沒多少年,党項人的【西夏政權】殺來,攻佔甘肅、涼、瓜、沙等州,河西回鶻被迫依附於西夏。
在西夏的統治下,河西回鶻再次發生分化,除少部分留守河西,大部分選擇離開。後者主要走兩條道,一是進入秦隴、陝西等地,逐漸和當地的各民族融合;一是來到湟水流域,他們被稱為【黃頭回紇】,即現在【裕固族】的先人。
因此,題主問黃頭回紇怎麼回事?簡單來說,他們源自匈奴的別部,一部分人在唐朝遷徙到河西地區,後來一支後裔跑到湟水流域生活,被宋朝人稱為【黃頭回紇】,對應當代的民族是【裕固族】。
-
5 # 溪水西
黃頭回紇:古族名,這是宋朝時期記載的名稱。唐元和年間“回紇”改為“回鶻”,所以也被稱作“黃頭回鶻”,是今裕固族先民。
最早的文獻見於宋神宗元豐四年。天聖六年(1028),西夏李元昊攻佔甘州,甘州回鶻政權破滅,回鶻各部無奈分散流徙,部分降夏、部分投奔吐蕃首領唃廝囉、部分入西州及秦隴間,另有一支退處沙州(今敦煌)西南,史稱“黃頭回紇”。分佈於敦煌以南,于闐以東,柴達木盆地以北,西到今且末、若羌、羅布泊一帶。
在大觀二年,黃頭回紇降附於北宋。
回覆列表
黃頭回紇,古族名。一作“黃頭回鶻”。文獻中首見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河西回鶻的一支(一說源於西州回鶻,一說源於龜茲回鶻)。天聖六年(1028),西夏李元昊攻佔甘州,甘州回鶻政權破滅。回鶻各部再次流徙,其部眾部分降夏;部分投奔吐蕃首領唃廝囉;部分入西州及秦隴間;另有一支退處沙州(今敦煌)西南,史稱“黃頭回紇(1135-1108)”。分佈於敦煌以南,于闐以東,柴達木盆地以北,西到今且末、若羌、羅布泊一帶。同西州、于闐、吐蕃董氈政權關係密切,常以“沙州回鶻”名義與宋、遼王朝保持朝貢關係。社會經濟以遊牧為主,信奉佛教。“黃頭”之稱來源有多說:一說阿爾泰語系諸族,凡居於統治地位的貴族部落,輒以“黃”稱之;一說黃色突騎施人進入回鶻集團,故以“黃頭回鶻”稱之。後被北宋所滅。此外,尚有因其黃衣、黃髮、黃布裹頭,源出黃頭室韋諸說。為今裕固族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