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不安講究史
-
2 # 終極美味廚師
大(da四聲)夫,古代官職。統治階級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因而把一般人官職稱為大夫。秦漢時期,中央要職有諫議大夫,御史大夫等。隋唐以後,以大夫為高階階官稱號。到了清代,高階文職階官稱大夫,武官中高階者則稱將軍。
郎中,官名,始於戰國。漢代,置車郎、戶郎、騎郎。晉至南北朝,為尚書曹司長官。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務,為尚書、侍郎、丞以下高階部員。上面所說的大夫和郎中都不是醫官。
宋代起,醫事制度和醫學管理有了相當的發展並逐步完善,當時負責管理醫療行政的官職很多。翰林醫官院分為七級,官職有22種。官階如大夫、郎中、醫效、祗效等。而大夫之中又分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後來因為大夫是醫官中最高的職位,人們就把大夫作為醫生的遵稱。這有點像當今社會上教授的技術職稱最高,一些人就把並未在高等院校任教而獲得相當教授職稱的人稱呼為教授一樣。在歷史上宮廷的內侍郎中曾包括醫生在內,且相當郎中官又與御醫同為一品級,而宋以後醫官中一職,故後人就索性把醫生叫做郎中。
但在民間,大夫和郎中的稱呼有習慣性和地區性的不同。一般把在醫館醫人的醫生稱為大夫,把走街串巷為病人就診搭脈的私人醫生或草藥店的醫生稱為郎中。在北方,人們對醫院的醫生仍沿用大夫的稱號;而在南方,從宋代起,則把醫生稱為郎中成為地方方言。
到了唐代左右,醫生開始被稱為待詔,其實這很好理解,醫生不就是待到人生病的時候才被詔喚嗎?所以遼代翰林醫院根據唐制設有醫待詔的官職。
至於郎中和大夫兩個名字,大概是從唐末開始的,因為文獻中發現宋代洪邁的《夷堅志》中稱呼醫生為郎中,大夫已經很常見了。
這大概跟唐末時期,官職氾濫有關。中國早期大夫是比較重要的官職,先秦時期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到了秦漢又設有御史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不過到了後來大夫逐漸變成了一種榮譽名稱,一至五品的官員也會被敬稱為大夫。而古代太醫的最高品級一般也是正五品左右,剛好達到門檻,所以慢慢的大家開始濫用這個稱呼。
不過為了和真正官職中的大夫區分開,兩者大字的讀音不同,官職的讀dà,醫生的讀 dài。
而大夫一般是北方的稱呼,南方則是稱郎中。原因也是類似,和官職氾濫有關。郎中是古代早期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包括護衛、陪從都可稱郎中,太醫自然也不例外。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古代醫生的敬稱。
其實這就和古代稱有錢人為員外一樣,只是官職氾濫後的尊稱。古代各個朝代都有賣官鬻爵的情況,而到了明清時期,員外郎這個閒散官職更是地主豪紳們最常購買的虛職。於是久而久之,大家稱地主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