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牛勝榮

    孩子的起跑線是家長的水平。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進步。

    做一個智慧型家長,首先要善於學習,成長自己,接受新理念,學習新方法。其次是用心陪伴孩子,尤其在孩子的成長關鍵期,用心理解孩子的需求。第三善於溝通,會聆聽,注意啟發孩子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第四,信任孩子,永遠相信孩子的在進步,能進步,會進步。第五,善於激勵孩子,正向鼓勵,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幸福。第六,愛而不溺,犯錯時絕不姑息。

    愛孩子是母雞也會的事,重要的是教育引導孩子。

  • 2 # 叮噹玲子

    你好,首先要學會肯定孩子,關於讚美,我推薦一下讚美孩子的4步法則,供你參考噢~

    1.讚美要及時

    美國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森認為,如果要讓讚美發揮最大的效用,就應該在最令人滿意的結果出現後的短暫時間內提供獎勵或表揚,如果時間拖得太久,表揚的作用也會淡化、減弱或消失。

    因此,當孩子做出令人滿意的行為後,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表揚,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麼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麼印象,更起不到強化好行為的作用了。

    2. 說出具體的事實

    表揚的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玩耍好後,將玩具收拾好。如果這時你只是說:“寶寶,你真是個乖孩子。”讚美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乖”具體指什麼。然而,如果你說:“你自己把玩具收拾得這麼幹淨,真是一個乖孩子。”孩子就能欣然接受你的誇讚,並牢牢記住這個好行為。

    3.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達內心真實的感受

    真正的讚美還需要建立在爸爸媽媽發自內心對孩子真實賞識的基礎上。千萬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觀察力,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真正的,發自內心的賞識。

    所以,施與具體的讚美還不夠,我們還要向孩子表達出讓我們有所觸動的感覺,將感動、喜愛的情意流露於話語中。繼續剛剛那個例子——“你自己把玩具收拾得這麼幹淨,你真是一個乖孩子,媽媽為此而感到高興。”

    另外,表達內心真實感受還有一個很好的方式是給孩子以身體的接觸,比如,“擁抱”、“拍拍肩”、“摸摸頭”、“親吻”……在語言獎勵時配合這些動作,更容易使孩子感動,使他們的行為更加積極。

    4.要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

    我們讚美孩子,我們不僅要看到其行為帶來的結果,還要關注其行為努力的過程。

    不妨在及時讚美孩子的同時,說一句:“你是怎麼做到的?”透過善意的引導,幫助孩子完成自我認知與肯定,讓他對自己的良好行為有更清楚地瞭解,以起到鞏固的作用。

    比如,當看到孩子畫了一幅“紅色”草地的畫作,你覺得很有想象力,可以說:“哇!寶寶你真有創意,紅色的草地媽媽第一看到。請問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相信接下來孩子一定會與你滔滔不絕闡述他的整個創作過程。

  • 3 # 塗山子見

    孩子怎麼教?專家、老師、成功的家長等許許多多的人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智慧”,但是無論你使用怎麼樣的智慧,個人覺得,首要任務是要把孩子看成孩子,更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尊重孩子獨立成長的基礎上,教育的智慧才能起最大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生子女證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