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欣康
-
2 # 放射科呂大夫
•2007年以後幾乎所有市面上的進口冠脈支架可以在植入支架的當天進行3TMR檢查;
•2007年以前的外周動脈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有證據表明這些弱磁性支架植入6周後患者行MRI檢查是安全的。
此外,如果知道放入支架的型號,可以去MRISafety.com查詢相應型號支架是否可以做磁共振檢查。
-
3 # 劉彬大夫
我不知道您說的支架是哪個部位的,我們神經介入用的腦血管支架基本都是鎳鈦合金,是可以做核磁共振的。建議您在做之前,諮詢一下之前做支架手術的醫生。核磁共振檢查人員和臨床醫生爭論了很久,很長一段時間,很多醫院的檢查人員對放過支架的患者是不做核磁共振的。最近這兩年,逐漸形成了共識,大都可以做。
-
4 # vivi知道一點點
要看支架的說明書是否標註相容。
一般近幾年生產的支架,普遍都是磁共振相容的,即使是心臟冠脈支架。因此磁共振也會作為支架植入術後評估殘餘心肌或者心肌恢復的檢查手段。但由於心臟磁共振檢查對操作技術員以及患者自身配合情況要求高,檢查時間長,所以很多醫院無論從風險以及效益考慮之下,都比較少開展。膽道支架倒是磁共振的常見檢查,病人沒有不舒服的反應,也不會造成支架移位等情況。
總的來說,因為不知道您講的哪個部位的支架,還是建議您去大一點的醫院,民營或者二甲醫院就算支架相容磁場環境,醫院也是不會冒險幫您做的。
放完支架後,到底能不能做MRI呢?
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解釋。
一、 說明書怎麼說?醫用藥品和醫療器械都是有說明書的,因為說明書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其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那麼,心臟支架的說明書裡怎麼說?
1. Carotid Wallstent
Carotid Wallstent,是中國應用最廣泛的頸動脈支架之一,其說明書上明確提到“Static magnetic field of 1.5 Tesla or 3.0 Tesla.”也就是說,該支架是可以安全用於1.5T或3.0T的MRI的。
2. APOLLP支架
APOLLP是國內常用的顱內支架系統,其說明書中特別提到“在滿足下列條件時APOLLP支架植入後可即可安全地進行MRI。對於磁場的作用而言,靜態磁場強度小於或等於3T……”
其餘的不再繼續羅列了。因為你會發現幾乎所有支架說明書上,都會指出“≤3.0T或1.5T的MRI是安全的或者6周後做MRI是安全的。”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放置心臟支架後,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做MRI的。
二、 指南共識怎麼說?可能很多人覺得支架說明書只是針對單個支架而言,支架種類和廠家太多,這些仍不夠全面,那我們就來看看著名的AHA(美國心臟病學協會)釋出的宣告。
一份發表於2007年的宣告是這樣說的:
1.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脈之家和外周動脈支架都經過測試,並且已經註明MRI安全。植入這些支架的患者可以在植入後的任何時候做MRI檢查。
2.其餘的部分早期的外周動脈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對於這些弱磁性的外周動脈之家來說,就有必要對安全性進行評估,但有證據表明這些弱磁性支架植入6周後患者行MRI檢查是安全的。
三、 臨床中怎麼用?如果說上面的心臟支架說明書還不能讓你完全信服,下面我們再從理論角度來分析。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支架術後不能做核磁共振檢查無非是以下兩點原因:
(1) 支架是金屬,在磁場作用下會移位;
(2) 金屬的支架在磁場下會發熱。
先來說第一個原因。首先並不是所有的支架所用金屬都是有磁性的,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心臟支架多數是由不鏽鋼、鎳鈦合金、鈷鉻合金以及鉑、金、鉭等金屬製成,多為弱磁性或者無磁性金屬,磁場對其產生的作用力十分微弱,更談不上移位的可能了。
另外,支架的金屬絲遠比想象中的細,就算含有部分磁性金屬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引力,加上支架植入後被血管組織包裹,穩定性非常好,所以磁場力對其幾乎產生不了影響,甚至可以說,磁場的引力還會小於支架與血管間的特殊摩擦力。
再來說說第二個原因。
不可否認,體外研究中多數金屬支架都會在磁場作用下發熱,部分溫度甚至會升高1度以上。但是,一般情況下,支架植入6-8周以後即可與血管穩定結合,加上多體內流動的血液會帶走部分熱量,所以留下的輕微的溫度升高並沒有不良影響。要不然輕微的感冒發熱,支架就熱壞了豈不是很可怕?
對於很多人提到的金屬牙套不能做MRI的問題,主要是有些材質的問題,如果不合格,可能會有危險。其次即便材質合格,如果做顱腦頜面檢查,金屬偽影會干擾,影響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