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蘭人wzx
-
2 # 鄉村蒐羅社
蘭花種子發芽率0.003%?
蘭友問:蘭花種子發芽的機率有多大?為什麼不容易發芽?這個問題相信絕大部分蘭友回答不上來,即使偶有回答也大多是看書來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用蘭花種子育苗的經歷。如果在3年前,農夫也不敢回答這個問題,因我為的原則是自己沒做過的不說。
親自種植蘭花種子2016年的秋季,大概是11月初的時候,我在山上找到大概有百來個蘭花的朔果(種子球如上圖),當時這些果實都有一點點裂口,屬於自然成熟的樣子。本著用蘭花種子育苗的實驗心理,我就將它們全部帶了回來。
其中有十多個種子球是帶回家種植在花盆中,用的也是山上的土壤。還有剩餘的種子全部撒在一座山上,說明一下那是我家自己的自留山林,山上本來也是有野生蘭花生長的,所以土壤、朝向、溫度與溼度這些應該都不是問題。
實驗資料今年5月份的時候,我去那座山上檢查野生蘭花的長勢,在整整200平方的面積中,只找到寥寥30苗左右的蘭花新苗,我把種子就是撒在這200平方左右的山上。可以理解,這30苗的蘭花新苗有大多是由我撒下的種子繁育成苗的。而種植在家裡花盆中的十來個種子球,至今沒有發現一個蘭苗長出來。
現在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一個蘭花種子朔果中大約有萬粒種子,多的可能有幾萬甚至十萬,蘭花的種子非常細小,基本是如灰塵一般。那麼我撒下的蘭花種子數量就不會少於100萬粒,現在是出了30苗,這樣成苗率就是萬分之0.3。
蘭花種子成苗的經過蘭花種子為什麼發芽率這第低呢?與它的種子結構有關。蘭花種子本身不具備發芽的能力,它除了對環境、溫度與溼度要求苛刻,還需要土壤中的根菌來協助。
首先蘭花種子落地時,得與根菌接觸,然後根菌侵入種子內部,就會促使種子膨脹變大,形成如生薑塊一樣的“龍蛋”。再從這種龍蛋上萌生出根系與新苗,這樣一株蘭苗才誕生了。
而在最初根菌與種子結合的時候,土壤中並非只有根菌的存在,還會有很多其他的菌類。土壤本就是一個多菌種的環境,此時各菌種之間都在爭奪生存空間、生存條件,所以就會此消彼長。而一旦有害菌略佔優勢,就有可能把已被根菌結合的種子毀滅,導致育苗失敗,這也是蘭花種子即使在最有優勢的自然山林,育苗率也是不高的原因。
回覆列表
蘭花種子發芽的機率有多大,本人沒有專門的研究。只能從自己的直接和間接的經驗談些看法。蘭花種子的發芽分自然環境發芽和實驗室環境發芽。由於發芽條件的不同,兩者的發芽率肯定是不同的。自然環境下蘭花種子的發芽率極低,實驗室環境下發芽率則高得多。但總的來說,蘭花種子是比較難發芽的,這是由蘭花種子的特性決定的。因為一個蘭花果實(蘭蓀)內蘊含有數萬甚至數十萬粒種子,而每粒種子的胚乳都是發育不全的。這些種子如果要萌芽,必須藉助蘭菌的作用進行二次發育。所以蘭花基本上是無法像其他植物種子那樣播種繁殖的。自然界中的蘭花種子,在蘭蓀果實成熟開裂後,隨風飄灑在自然環境中,與蘭菌結合,在適宜的溫度、溼度等自然條件下,進一步發育,然後才能發芽。因此,散落在自然界中的成千上萬粒種子,真正能夠發芽的機率很小很小。當然,如果是實驗室播種,人為地創造蘭花發芽的各種條件,則發芽率比自然發芽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