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狂的犰狳

    一是裝備開支

    訓練的時候不需要時時刻刻都彈藥,部隊有訓練彈成本相對於彈藥要少的多

    二戰爭開支

    一枚巡航導彈的價格就相當一輛法拉利了,更何況還有重型戰鬥機等等了

    三人員開支

    士兵軍餉先不算,光是功臣,烈士,家屬的補貼就是比很大的開銷

  • 2 # 不沉的經遠

    出外打仗用兵的消耗比平時在原地練兵消耗要大的多,困難得多主要是因為運輸造成的。

    軍隊在和平時期,一般是駐紮在重要城市、交通要道或者邊境要塞上,這些地方交通比較方便,而且附近就有自己的平民區,相當部分糧食可以就地解決,從其他地方轉運也比較方便。

    而外出打仗就不同了,每個士兵所需要的糧食物資,很大部分需要從國內運輸而來。沈括曾經對此有過論述,按照當時一個士兵每天吃兩升算,1萬士兵在外面一天就需要200石糧食,在外面征戰一個月,就需要糧食6000石。

    而運輸這些糧食時,按照“人負六鬥,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算,用騾馬就需要4000匹,算上馬伕,押運計程車兵,運糧路上的消耗也是極大。

    像宋朝的交阯之戰,宋軍集結“約兵十萬人,馬一萬匹”,為了這10萬大軍的軍糧,動用了20萬民夫協助運輸糧食,兩倍於士兵之數,糧食消耗就變成了駐守時的3倍。

    另外古代士兵打仗時還有加餉、開拔費等開支,總體下來,幾倍於和平時期就是很正常了。

  • 3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其實情況挺複雜的,在徵兵制時期,平時士兵訓練國家是不需要出錢出糧的,士兵們所有的工資都來自於國家給他們的分的地,有的朝代還規定了特定地區的人不需要交稅,不需要服徭役,只打仗就行了。

    這些人平時務農,戰時打仗,且盔甲、馬匹、武器、路上來回的糧食都得自備。國家這就省了很多力,只需要把軍糧運到規定集結的地方,等著部隊集合就是了。國家只需要平時徵一部分徭役,組成少量的常備軍守著重要的幾個地方就行。

    漢初、隋朝、唐初就是徵兵制,徵兵制對國家財力的要求比較少。

    而隨著一個朝代的發展,均田制崩潰,土地兼併嚴重,徵兵制也就沒有了實施的條件,國家為了保證足夠的兵源和解決無地無業遊民的問題,就採用募兵制。募兵制對國家財力要求就比較大了。

    這個題目其實主要說的也是募兵制時期。

    募兵制時期計程車兵時職業士兵,這幫人平時不事生產,有仗打打仗,沒仗打訓練。國家要給軍隊提供糧食、餉銀、軍服等一切物品。這本來就是巨大的財政負擔。

    但是打起仗來就是真要命了,朝廷除了得準備平日裡需要的軍糧,餉銀外,還得額外給運軍糧的人準備糧食。這幫人不可能餓著搞運輸,他們走一路吃一路,到地兒剩下多少交多少。所以朝廷為了保證前線的軍糧,一般得準備平日裡兩倍,甚至三倍的糧食。

    而且不光得人吃糧,運糧食的騾馬也得吃草料。這些東西都得朝廷準備。除了最主要的糧草。武器裝備的損耗要補充,打贏了得發犒賞,打輸了得發撫卹等等。

    戰時朝廷的花費比平時光養兵要多花出不知道多少錢糧。長此以往,沒人受得了。募兵制最典型的就是宋朝,將近百萬的軍隊平時就是國家財政巨大的負擔。稍微一動彈國庫就得抖三抖,打個十天半個月國庫就底掉了。北宋末年十萬宋軍伐遼,幾仗下來,宋軍大敗,王安石改革積累下來的財富也很快就被敗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米粉雞蛋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