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煙愁雨嘯

    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北朝出現的第一個王朝,也是繼前秦之後的又一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鮮卑族拓跋氏)。公元386年,21歲的拓跋珪趁前秦內部分裂大亂的時機在牛川(今內蒙古錫拉木林河一帶)召開部落大會自立為代王,此後經過10年的征伐即帝位,創立魏國,史稱北魏。

    誠如題主所言,北魏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北魏建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北魏的官員是沒有俸祿的。既然不發工資,那麼為什麼北魏的官員卻還死心塌地跟老闆混呢?這並不是說北魏的皇帝很摳,自己吃飽喝足了就不去管手下人的死活了。而是他們本身就沒有“俸祿”這一概念。

    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戰爭使然。前面也說了北魏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鮮卑族是遊牧民族,而且是經過十年的征戰才統一了北方的,遊牧民族的征戰史一般來講就是一部掠奪史,說白了就是打到哪搶到哪(戰利品歸自己),發財與否全看自己本事。在這樣一個條件下自然不用朝廷發放俸祿(有時甚至朝廷還要羨慕下面的人)。可以把北魏前期看作是一個創業型的團隊,人人都有股份,公司做的越大自己分的越多,誰還去在乎那點工資呢?

    另一方面就要說到北魏的體制了。北魏前期嚴格意義上講還不算一個封建政權,公元386年拓跋珪稱代王時召開的是什麼?是部落大會。也就是說他手底下人除了自己部落的人還有其他部落的人,拓跋珪相當於是這個部落聯盟的領頭人,而他手底下的官員都是各個部落的酋長(本身都是酋長了誰還在乎那點俸祿)。

    那為何北魏孝文帝改革後又有俸祿了呢?

    一句話:因為和平。

    北魏前期沒俸祿官員們不抱怨是因為戰爭,在戰爭中掠奪的東西可遠比那點俸祿來的實在,可仗不會天天打,也會有打完的那一天。終於,北魏這個公司挫敗了一系列的競爭對手上市了(統一了北方)。戰爭停止了官員們也就沒得搶了,可皇帝也沒有要給手底下人發工資的意思,這怎麼辦?

    於是官員們就把主意打到了貪汙受賄、巧取豪奪這上面。沒辦法,總得養家餬口不是。於是北魏貪腐之風盛行,這在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而且貪的明目和方式也是千奇百怪,有些勢力的(多是皇族、貴族)往往直接是強徵暴斂,像廣陽王元深任刺史的時候,別人家有一千匹馬的,他得要一百匹,不給就讓人在別人門口堵門罵街,什麼時候給什麼時候走(真是個有毅力的土匪)。還有的是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正所謂“錢權不分家”,像吏部尚書元暉就很會利用自己的職位謀取私利,他將各個官職按高低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只要你有錢,我就敢賣。像這些看似很荒唐的貪汙手法在當時屢見不鮮。

    到了北魏孝文帝時期,官場烏煙瘴氣,已經糜爛到一定程度了,孝文帝之前的皇帝也都曾治理貪腐,對官員的要求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據記載官員凡是貪汙十匹帛,接受饋贈二十匹帛的人,一律處以死刑),但這依舊不能阻止“前腐後繼”的官員們(畢竟要吃飯)。孝文帝感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決定改革,在加大整治貪腐的同時(貪一匹者皆死並設立監察)開始給官員們發放俸祿。

    按理說在發放俸祿之後,這種貪腐現象會有所收斂,然而見效甚微(可能是貪習慣了),加上後面法令過於嚴苛起了反效果(監察貪腐的官員成了貪腐的中堅力量),在宣武帝時期甚至貪腐行為愈演愈烈。甚至還有的大臣上書要求撤除俸祿制(估計俸祿不如貪腐來的實在),像淮南王元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腦梗患者吃什麼藥比較好?喝什麼口服液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