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朝溝通教練
-
2 # 斧王劉宇翔
成功的廣告,有哪些牛逼厲害之處,分享三點:
成功的廣告能引發“衝突”。人人認為是好廣告的不一定是個成功的廣告,成功的廣告就是能引起人們的爭論討論,從而增加二次傳播。比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這句廣告語,很多人(包括很多專業的廣告人)都覺得俗不可耐,連續N年被評為“最爛的廣告語”,但卻在一片罵聲中,銷量做得紅紅火火!這就是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說的:做品牌營銷時,有時候也需要適當地利用負面口碑,它能激發粉絲群體的正面擁護,正負交鋒之下,又能給品牌帶來二次傳播。用大白話講:就是你的廣告停了,因為有“衝突”他還會在爭論,在幫你自動傳播。
成功的廣告能搶佔“流量”。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報紙,雜誌廣告,電視廣告,網路廣告,戶外廣告,廣播廣告,五花八門,消費者看得都麻木了,不知怎樣選擇?好的廣告卻可以截流,搶佔流量入口,讓別人先了解你。比方說,現在旅遊的APP有攜程,去哪兒,途牛,同程...試問,在你都不瞭解的情況下你會選哪個?估計無從下手,但有個APP的廣告是“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你會不會優先了解,不管你選幾個品牌瞭解,我相信,只要是看到這個廣告,都會選擇馬蜂窩比較下。這就是厲害的廣告,不論對手的訴求和口號是什麼,不論對方的品牌影響力有多大,都可以可以從對手中截流,搶佔流量入口。
成功的廣告能激發“行動”。好的廣告,應是商業世界裡的街頭詩,若是在大街小巷,小孩都能傳唱,那定是可以像書法家一樣實現“一字千金”的銷售力。廣告的目的是什麼?有人說,並不是所有的廣告都是為了銷售,我做廣告就是為了傳播。提升品牌形象,那我想請問下,你傳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銷售。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早就說過: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銷售。因此,判斷一個成功的廣告厲不厲害的標準就是,能給你帶來多少的銷量!很多廣告人或是營銷人在做廣告語時,都要研究“說什麼,再怎麼說”,以我的經驗來看,完全是看起來正確的“廢話”,要說什麼,就直接說出來,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話說出來;非要體現得廣告詞有深意,有文化底蘊,非得編個迷語讓人瞎猜!如果你的廣告詞還需要別人去研究,那證明你不知道怎麼說!文化底蘊是幫助你的廣告詞更易傳播的,而不是為了體現有“文化”而硬不說大白話。
就拿我自己來舉列,斧王是做專注營銷策劃的,那如何設計一句廣告語,那就直接說出來,就有了最初的“營銷不強,就找斧王”這句簡單上口易懂的slogan。後面為了體現有文化底蘊,借鑑了三國時期孫策留給孫權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治國錦囊。才改成“營銷不強,問斧王”這句廣告。我想提醒的是,這個slogan的更改,首先他還是上口易記的,其次才要求更有底蘊內涵,不能本末倒置。
回覆列表
成功的廣告營銷,必須從效果方面評測。
一銷售量是否增加。
二成交客戶是否變容易。
三廣告受眾是否記得品牌。
四廣告受眾是否記得廣告內容。
五廣告內容主題是否突出。
六廣告內容主題是否比同行有突出優勢。
七廣告內容訴求是否有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