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黎二娃的爸
-
2 # 華夏問長安
歷史不是枯燥的書本灌輸,不是逼著學生鑽到書本里;而應當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時代的代入感,讓書中的歷史人物走出來,與學生互動交流。
那麼讓學生學歷史,我們在講授的過程中不能單純就事論事,就需要去分析歷史環境,人物特點,讓學生讀歷史彷彿和古人在溝通。這是第一步,激起他們的興趣。
第二步,教會他們分析歷史的方法,多種資料的對照,前人的批註等等,讓學生們形成一套了解歷史的學習機制。
第三步,提供相應的資料,給他們開闊的視野,並引導性的提出問題,去激發學生自己的求知慾,引導他們學習,讓他們透過自己努力取得學習成果。
-
3 # 老塊
一、認真閱讀教材。首先閱讀教材目錄,這樣可以構建教材整體框架。其次,認真閱讀課文,主要包括:導讀部分的重要歸納、提示、問題等;教材正文及小字,正文要一字一句的讀,是重點,小字及註釋也要看;歷史圖片(歷史文物、遺址、人物、示意、形勢、場景等)要圖文配合,尤其要看圖片名與教材正文相關部分;輔欄是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的,按照輔欄要求完成,不懂的可以加“?”以便課堂上聽教師講解;課文後的習題是幫助學生消化知識的,要完成與思考;知識拓展部分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去閱讀、思考和實踐。第三,地圖冊與填充圖冊要配合教材閱讀與完成。二、根據提綱預習。以七年級下冊為例:1、基礎知識根據《人教版2019年七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提綱》在教材上準確圈畫提綱中加橫線的歷史事件名稱、時間、人物、地位,主要是朝代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古今名),戰役名稱、發生時間、戰役雙方及重要人物、誰勝誰負、戰役在歷史上的作用。2、歷史圖畫熟悉教材中與歷史地圖冊中的人物圖(如隋文帝)、文物圖(如唐三彩)、形勢圖(如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歷史地圖(如鄭和下西洋,清朝疆域)及示意圖。3、閱讀教材、地圖冊、練習冊中的名人名言、歷史材料(古文、圖片)。4、問題歸納根據《人教版2019年七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提綱》的標記在教材上批註:原因、措施、影響等字樣,按順序勾畫要點(主要是加粗部分,有時需要在教材上新增要點)。如:“貞觀之治”(1)主觀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因此,他勤於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2)客觀措施:①任用賢能。唐太宗廣納賢才,有敢於直言的魏徵;知人善任,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敢於決斷,他們都是貞觀時期著名的宰相。②政治: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③經濟: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④邊疆:唐太宗時期先後擊敗東、 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唐朝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影響:開創“貞觀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間,國家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史稱“貞觀之治”。)在相應地方批註(2)客觀措施,勾畫①任用賢能。②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等等。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我回答的問題僅供參考,有不妥之處請指正。
回覆列表
首先要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為什麼要喜歡歷史,歷史這東西是吃力不討好的東西,要讓學生明白以史為鑑,讀歷史是為了看清未來,明白心裡傳承,知道集體無意識,無意識對有意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