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轉角的那個陌生人

    越來越多的學校、家長重視孩子的閱讀,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因為這個習慣會終身受益。

    傳統閱讀是老師/家長佈置閱讀任務,然後讓孩子讀完書以後寫讀後感,這種感覺就像我們要出去春遊,然後老師在出發前告訴我們說要認真春遊,游完回家後寫一篇作文,這時當然會對孩子的興致大打折扣。孩子的興趣像幼苗,容易折斷,要小心翼翼保護。大人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獨立自主閱讀的十大權利:

    一、不讀書的權利;

    二、跳頁閱讀的權利;

    三、不讀完整本書的權利;

    四、一讀再讀的權利;

    五、什麼都可讀的權利;

    六、包法利主義的權利;

    七、到處都可閱讀的權利;

    八、攀爬頁數的權利;

    九、大聲朗讀的權利;

    十、保持沉默的權利。

    孩子可以自由選書閱讀之後要怎麼做?

    身教大於言教,在學校製造一個閱讀的氛圍、環境(安靜的氛圍),老師與孩子一起自由(看自己想看的書籍)閱讀10分鐘/20分鐘/30分鐘,每週固定至少三天的半節課,長此以往孩子到了這節課就知道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了。

    看完書以後可以讓孩子自由地與同學、朋友分享,有多種分享方式,例如課間十分鐘,上下學的路上,或者使用悅讀創想。

    在家裡,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10分鐘/20分鐘/30分鐘,或者安靜的陪孩子看書。家長可以把這個時間段當做自我放鬆的家庭一刻。只要不在孩子閱讀時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就好。因為閱讀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閱讀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不止是家長的責任,不止是老師的責任,應該是需要家長與老師一同進行的,這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簡單來說,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理念方法是: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

    這一套理念是由臺灣中央大學陳德懷教授提出的。我很贊同這個理念~

    很多大人閱讀容易困,為什麼?個人經驗是,當我逼自己閱讀時(本身 對這本書興趣不大,但由於某種原因需要看這本書),我很容易覺得疲倦。但當我喜歡看這本書,對這本書感興趣時,我往往會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很想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這時只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到時間睡覺了,地鐵到站了,午休時間快到點了...例如我看《活著》、《平凡的世界》、東野圭吾、《斷舍離》等。所以不止是孩子,大人自己也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書籍來閱讀(當然,除非有不可抗力因素必須看書,例如考研考博考證等)。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優異的成績來自於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衝動。”

  • 2 # 臻行壹家人

    我在新加坡經營留學生公寓的時候,曾經陪同孩子們去過市中心的語言培訓學校,這裡有很多剛到新加坡,準備考政府學校的孩子,小的七八歲,大的十幾歲,國內孩子佔了四分之一。學校門口有幾組書櫃,裡面擺放了很多英文書籍,包括漫畫、小說、童話故事等等。因為新加坡的教材都非常貼近生活,生動有趣,簡單實用,學了馬上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而且地鐵裡每天也有很多種免費的英文報紙和促銷期刊發放給市民,所以老師除了鼓勵學生們課餘時間多借閱課外讀物外,在課堂上也經常會拿出當天的報紙雜誌,給學生引導、舉例說明,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除了能幫助學生快速提升寫作和口語水平,還能增加對課外讀物的興趣,讓孩子們自覺主動的增加自己的閱讀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灣消防控制櫃著火以後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