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現澆柱、牆等豎向構件的底部,混凝土出現澆注質量問題如蜂窩、空隙、露筋、新老混凝土接茬不密實等等弊病,在工地常稱做“爛根兒”,又因這個部位是豎向構件(柱、牆)與水平構件(梁、板)交接處,常稱做“十位元組點”。從結構受力分析,“十位元組點”是傳遞垂直荷載(如結構自垂、使用荷載)和水平力(如地震剪力)的關鍵部位,其混凝土澆注質量不容忽視。出現“爛根兒”的現象的原因: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現澆柱、牆等豎向構件的底部,混凝土出現澆注質量問題如蜂窩、空隙、露筋、新老混凝土接茬不密實等等弊病,在工地常稱做“爛根兒”,又因這個部位是豎向構件(柱、牆)與水平構件(梁、板)交接處,常稱做“十位元組點”。從結構受力分析,“十位元組點”是傳遞垂直荷載(如結構自垂、使用荷載)和水平力(如地震剪力)的關鍵部位,其混凝土澆注質量不容忽視。出現“爛根兒”的現象的原因:
鋼筋過密不利振搗和澆注:從豎向鋼筋看,該部位處於上下鋼筋搭接部位,鋼筋數量有所增加,尤其對柱筋而言,鋼筋直徑較大,鋼筋間隙變小,且根據構造要求,該搭接部位窟筋加密(一般加密一倍),從外觀上看變成了鋼筋“疙瘩”,顯然對混凝土的澆注和振搗增加了難度,易產生混凝土的質量問題。 模板底部與混凝土樓板相接處,因較大縫隙易跑漿,造成縫隙的原因,主要是樓板不平所致,為此,當支柱、牆模板前,應沿模板位置做水泥沙漿找平層,但應注意,找平層不應過寬伸入柱,牆斷面之內,以免影響新老混凝土連線的整體性和減小構件斷面。若仍有較小縫隙須用水泥沙漿再勾堵一遍。混凝土澆注高度過高,造成模板底部側力過大,在振搗過程中容易發生跑漿或“跑盒子”(即模板側向位移),使混凝土產生“爛根兒”。樓層過高振搗棒過長,不易控制棒頭振搗(棒頭即振搗棒端頭部分)。因振搗軟軸過長易發生振搗棒“脫鍵”而中斷振搗(注:振搗器電動機與軟軸為銷鍵連線,軟軸過長易拔出),這都是對“十位元組點”部位振搗的不利因素,所以操作上必須小心從事。新、老混凝土接茬處(模板底部)清理不乾淨,如浮土,木屑,老混凝土漿皮殘渣等,給這一部位出現“爛根兒”構成隱患。因此常溫施工應用水沖刷乾淨,冬季需用壓縮空氣吹乾淨,更重要的是在封模之前要做好最後一遍清理和檢查工作。 因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過高,混凝土中的水泥沙漿受鋼筋的阻力被黏結浮掛。而石子傾落在先頭,易產生“石窩”,為此在開始澆注時必須先澆水泥沙漿,一是作為新老混凝土的結合層,二是彌補先澆混凝土沙漿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