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梳理清楚周夷王為何會殺齊哀公。
武王伐紂之後,分封天下功臣。齊地被封給姜姓呂尚,也就是我們說的姜子牙。齊國這個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又經過幾代國君的努力,齊國被建設得民富國強,再加上不斷地開疆拓土,面積增大數倍,人口也翻了好幾番,成為諸侯國中的最強。不光是齊國在奮發圖強,所有的有想法的諸侯國都在努力變得更強大。不斷的兼併其他小的諸侯或是大國之間進行利益勾結、瓜分地盤。
隨著諸侯兼併和征戰的頻繁,諸侯勢力進一步做大。因為諸侯們的獲利本身是透過自身不斷的艱苦拼搏而來,而依周禮制度,諸侯需要向天子進貢來維繫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關係。這無疑會讓諸侯們越發不滿。久而久之有實力的諸侯減少了朝見的天子的次數。諸侯不朝拜,意味著每年進貢也會減少,而諸侯們常因一點小功勞向天子討要封地,使得王室的土地越來越少。進貢又少,王室產出又少了,還要維持朝局和天子六軍的固有勢力,變得越發捉襟見肘。而西方和北面的蠻夷不斷的騷擾王畿,長期的積壓,使得周夷王越發憤懣,殺雞儆猴的想法油然而生也就不奇怪。
更誇張的是,齊哀公為自己不朝見周天子找了個看似很合理的觀點:他是五世國君,周夷王是八世天子。論輩分他才是長輩,依周禮怎麼能給晚輩行禮!而周夷王也無可奈何,其他諸侯見如此破壞周禮的行為都能忍受,也合著蔑視周夷王,不來朝見或是進貢減少甚至隔幾年才進貢一點財物。
為了重新樹立王室威嚴,周夷王決定要在王畿舉行會盟,召集天下諸侯參與,重申周禮制度的重要性。齊哀公見這麼重要的會怎麼能不來參加呢,不說給領導面子,也要藉此機會向天下諸侯顯擺下齊國的強盛,那知道一來就被人五花大綁,丟到大鍋裡給烹殺。而所謂紀候讒言不過是掩蓋周夷王目的的影子,將責任推給紀候。
那麼殺了齊哀公,另立其弟齊胡公之後,諸侯們是不是就收斂了呢?沒有,會盟之後,王室衰微的根本狀況並沒改善,周夷王妄圖依靠周禮這種缺乏約束力和殺齊哀公的手段威懾諸侯,顯得過於幼稚。在這之後,楚國國君熊渠避開姬姓諸侯,征伐庸國,吞併鄂國,將楚國的勢力延伸到了江漢地區,已經與王畿接壤,嚴重的打了周夷王的臉。究其原因還是由於王室衰微,入不敷出,無力維持六軍的勢力,使得天子之軍無法再震懾諸侯。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梳理清楚周夷王為何會殺齊哀公。
武王伐紂之後,分封天下功臣。齊地被封給姜姓呂尚,也就是我們說的姜子牙。齊國這個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又經過幾代國君的努力,齊國被建設得民富國強,再加上不斷地開疆拓土,面積增大數倍,人口也翻了好幾番,成為諸侯國中的最強。不光是齊國在奮發圖強,所有的有想法的諸侯國都在努力變得更強大。不斷的兼併其他小的諸侯或是大國之間進行利益勾結、瓜分地盤。
隨著諸侯兼併和征戰的頻繁,諸侯勢力進一步做大。因為諸侯們的獲利本身是透過自身不斷的艱苦拼搏而來,而依周禮制度,諸侯需要向天子進貢來維繫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關係。這無疑會讓諸侯們越發不滿。久而久之有實力的諸侯減少了朝見的天子的次數。諸侯不朝拜,意味著每年進貢也會減少,而諸侯們常因一點小功勞向天子討要封地,使得王室的土地越來越少。進貢又少,王室產出又少了,還要維持朝局和天子六軍的固有勢力,變得越發捉襟見肘。而西方和北面的蠻夷不斷的騷擾王畿,長期的積壓,使得周夷王越發憤懣,殺雞儆猴的想法油然而生也就不奇怪。
更誇張的是,齊哀公為自己不朝見周天子找了個看似很合理的觀點:他是五世國君,周夷王是八世天子。論輩分他才是長輩,依周禮怎麼能給晚輩行禮!而周夷王也無可奈何,其他諸侯見如此破壞周禮的行為都能忍受,也合著蔑視周夷王,不來朝見或是進貢減少甚至隔幾年才進貢一點財物。
為了重新樹立王室威嚴,周夷王決定要在王畿舉行會盟,召集天下諸侯參與,重申周禮制度的重要性。齊哀公見這麼重要的會怎麼能不來參加呢,不說給領導面子,也要藉此機會向天下諸侯顯擺下齊國的強盛,那知道一來就被人五花大綁,丟到大鍋裡給烹殺。而所謂紀候讒言不過是掩蓋周夷王目的的影子,將責任推給紀候。
那麼殺了齊哀公,另立其弟齊胡公之後,諸侯們是不是就收斂了呢?沒有,會盟之後,王室衰微的根本狀況並沒改善,周夷王妄圖依靠周禮這種缺乏約束力和殺齊哀公的手段威懾諸侯,顯得過於幼稚。在這之後,楚國國君熊渠避開姬姓諸侯,征伐庸國,吞併鄂國,將楚國的勢力延伸到了江漢地區,已經與王畿接壤,嚴重的打了周夷王的臉。究其原因還是由於王室衰微,入不敷出,無力維持六軍的勢力,使得天子之軍無法再震懾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