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UX車主,車型是260h Sports,目前開了接近兩千公里,可以肯定,UX是一輛好車,但是本人並不認為它能大賣特賣。
首先糾正錯誤,它倆只是一個相同的TNGA平臺,這個平臺類似大眾的MQB,因此還真不能說底盤就相同了,但是根據很多媒體資料來看,又說UX是豐田GA-C平臺首款車型,本人確實不太瞭解這個平臺和TNGA又是什麼關係。
其次UX僅有一款車用的是和奕澤相同的發動機,UX主打是混動,2.0阿特金森+電動機,最新的沃特十佳發動機。而目前的伊奕澤和C-HR僅有一款2.0發動機。同時,UX的變速箱也是最新的E-CVT,和奕澤並不相同。
然後解答題主的問題,個人認為UX並不會大賣,具體原因有:
1.尺寸小,空間小。
UX的車身尺寸和資料很多網站都有,就不多說,實際體驗的話,因為車身比較矮,雖然軸距2640,但是後排空間比主流的緊湊型SUV的都要更侷促一些,同時後備箱開口很高很平,導致後備箱非常小,大約只有普通兩廂車的後備箱水平。這種空間表現很難大賣,畢竟一般來說家庭第一輛車不會選UX,中國大多數人對車的追求第一選擇就是空間大,和ES不同,ES是把C級車的尺寸賣了B級價格,所以供不應求。
2.價格較貴。
26.8萬的起步價,頂配37.3萬,可以買到BBA很多車型,寶馬X1,甚至優惠後的Q5也差不了多少了,其他的凱迪拉克XT4,XT5,路虎極光,Discovery Sport也差不多了。所以國內很多車主不會選他。
但是仔細算起來,UX並不算貴,因為他是純進口的,其次六年免費保養,以豪華品牌平均水平來說,一年保養少說也得三五千,六年下來也是兩三萬了,何況混動還能剩不少油錢。
3.UX定位。這個車適合家庭第二輛車,上下班,市區擁堵的情況無疑是最適合的,一家三口出遊也毫無壓力。同時,作為豪華品牌的緊湊型SUV,普遍銷量並不高,可參考GLA,Q3,X1(改款後因為有超越X3的乘坐空間,所以賣的比較好),雷克薩斯的品牌影響力畢竟還是比不過BBA的,甚至凱迪拉克在大幅優惠下,XT4,XT5的競爭力只要超過UX的。
綜上所述,UX雖然不錯,但是空間問題限制了它的銷量,個人預計銷量大約每月2000輛。
本人是UX車主,車型是260h Sports,目前開了接近兩千公里,可以肯定,UX是一輛好車,但是本人並不認為它能大賣特賣。
首先糾正錯誤,它倆只是一個相同的TNGA平臺,這個平臺類似大眾的MQB,因此還真不能說底盤就相同了,但是根據很多媒體資料來看,又說UX是豐田GA-C平臺首款車型,本人確實不太瞭解這個平臺和TNGA又是什麼關係。
其次UX僅有一款車用的是和奕澤相同的發動機,UX主打是混動,2.0阿特金森+電動機,最新的沃特十佳發動機。而目前的伊奕澤和C-HR僅有一款2.0發動機。同時,UX的變速箱也是最新的E-CVT,和奕澤並不相同。
然後解答題主的問題,個人認為UX並不會大賣,具體原因有:
1.尺寸小,空間小。
UX的車身尺寸和資料很多網站都有,就不多說,實際體驗的話,因為車身比較矮,雖然軸距2640,但是後排空間比主流的緊湊型SUV的都要更侷促一些,同時後備箱開口很高很平,導致後備箱非常小,大約只有普通兩廂車的後備箱水平。這種空間表現很難大賣,畢竟一般來說家庭第一輛車不會選UX,中國大多數人對車的追求第一選擇就是空間大,和ES不同,ES是把C級車的尺寸賣了B級價格,所以供不應求。
2.價格較貴。
26.8萬的起步價,頂配37.3萬,可以買到BBA很多車型,寶馬X1,甚至優惠後的Q5也差不了多少了,其他的凱迪拉克XT4,XT5,路虎極光,Discovery Sport也差不多了。所以國內很多車主不會選他。
但是仔細算起來,UX並不算貴,因為他是純進口的,其次六年免費保養,以豪華品牌平均水平來說,一年保養少說也得三五千,六年下來也是兩三萬了,何況混動還能剩不少油錢。
3.UX定位。這個車適合家庭第二輛車,上下班,市區擁堵的情況無疑是最適合的,一家三口出遊也毫無壓力。同時,作為豪華品牌的緊湊型SUV,普遍銷量並不高,可參考GLA,Q3,X1(改款後因為有超越X3的乘坐空間,所以賣的比較好),雷克薩斯的品牌影響力畢竟還是比不過BBA的,甚至凱迪拉克在大幅優惠下,XT4,XT5的競爭力只要超過UX的。
綜上所述,UX雖然不錯,但是空間問題限制了它的銷量,個人預計銷量大約每月200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