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80107962444

    心包積液是肺癌中晚期合併症之一,由於其位置特殊,一旦發生,對中晚期肺癌患者會有很大的威脅。應密切觀察,積極治療。

      中晚期肺癌患者引發的心包積液全身治療,若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對心血管功能影響不大,應採取有效的全身治療。對化療敏感的小細胞肺癌經全身化療可使心包積液減少。

      中晚期肺癌合併心包積液患者的區域性治療,若全身治療肺癌引發的心包積液無效且有症狀的,需進行區域性治療。區域性治療包括外科手術治療、放療和心包內抽液後注射硬化劑。

      對於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只有幾周或幾個月時的治療,常用損傷較小的心包穿刺抽液和心包內建管引流術。心包穿刺引流後,可向心包內注入硬化藥物。

      中晚期肺癌患者併發心包積液時,應積極的配合治療,選擇合適的方法,為患者爭取最好的治療時機。

     (一)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心包積液

      1、細菌:結核菌、肺炎雙球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

      2、病毒:①Coxsackie B、A,Echo病毒、流感病毒;②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3、真菌:組織胞漿菌、放線菌、球黴菌、麴菌、囊球菌。

      4、寄生蟲:阿米巴、絲蟲、包蟲。

      5、立克次體。

    肺癌侵及心包可引起惡性心包積液。多數心包侵犯或轉移起病隱匿,臨床症狀與心包積液產生的速度和量有關。正常心包內有30毫升積液,起生理潤滑作用,如果心包積液迅速增加,僅250毫升即可產生心包填塞症狀,甚至可危及生命,如果心包積液緩慢增加,即使達到1000毫升臨床仍可無症狀。

    心包積液的主要症狀是心包填塞引起迴圈障礙,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端坐體位、心悸、浮腫、上半身靜脈怒張,醫生體檢會發現頸靜脈怒張、顏面及下肢浮腫、紫紺(唇、肢端)、肝大、肝頸迴流徵陽性、奇脈、心界擴大、心音遙遠、心電圖表現肢體導聯低電壓、胸部X線顯示心影增大,B超可顯示心包內液體量。

    目前臨床主要處理方法是B超定位下,行心包穿刺術放置細矽膠管於心包腔內進行引流,待液體流淨後,心包內注入順鉑或絲裂黴素、5-氟尿嘧啶及博萊黴素等化療藥物或同時給予干擾素協同作用,或其它生物製劑。為預防心包粘連應於每次心包穿刺後注入地塞米松10-15毫克。大多數病人2~3次治療後心包積液可以完全控制且獲持久緩解,極少數難以控制的心包積液可以請外科醫生做心包開窗術,引流心包積液至胸或體外。

    肺癌的惡性心包積液臨床症狀嚴重,給病人造成明顯生理及心理壓力,但經臨床積極處理,絕大多數病人心包積液是可以獲得完全緩解的,不少病人緩解超過1年。因此,出現惡性心包積液的病人應有充分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拔火罐刮痧可以治療感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