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美逆行者
-
2 # 視野百科
軍迷小李為你解答!
軍隊練習走正步有以下幾點原因:
1.走正步不僅僅只是一種禮儀,軍隊中強調的是軍人的形象以及紀律。需要時刻展示軍人的良好形象。走正步正是體現軍隊威儀和紀律的一種形式,所以人民軍隊比較重視。
2.練習走正步是世界上公認提高士兵紀律觀念的最簡單高效的方法,所以說軍隊花費大量的時間練習走正步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3.在進行正步訓練的同時,會使每個士兵、每位下級熟悉接受上級口令的指揮,習慣性的根據口令做反應,對於上戰場後做到令行禁止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正步走18世紀起源於德國普魯士,希特勒上臺後推廣到德國軍隊,還要求集中營的猶太人也走正步。二戰後德華人把正步走作為納粹德國的象徵而予以法律禁止。
最早是普魯士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特徵是腿高抬至與地面平行。 18世紀,普魯士腓特烈大帝下的軍隊,在閱兵中改良了了這種民間舞蹈的步法,稱其為“Stechschritt”,字面意思為“刺步”,取其凌厲陽剛的形態。這種步伐被後繼的德國軍隊繼承了下來。因此,德式正步堪稱佇列操典和閱兵步伐的濫觴。
-
3 # 張琛
源自蘇聯,但有多次的改變。解放軍最早的“正步”步伐,是從蘇聯軍隊的佇列條令中引進的。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又不能不根據我軍的實際情況作較大幅度修改。例如,蘇軍的佇列條令規定,正步行進時,戰士的目光不是向前平視,而是頭向上仰30度,充分體現自豪感;但我們歷來強調“解軍是人民子弟兵”,如果我們的戰士這樣,在中國的文化環境裡就容易被人誤讀為“趾高氣揚”。還有,蘇軍正步走擺臂幅度很大,向前擺時,手臂一直要擺到與下巴同高;而如果我們的戰士也把手臂甩那麼高,有些老百姓就會議論:“這些小夥兒這麼誇張在幹嗎?”所以,我們的正步走,照搬蘇聯軍隊也不行,得有中國特色。
-
4 # 戴著眼鏡看世界
蘇 聯。
1951年初,我軍在 劉 伯 承 的具體負責下,制定並頒發試行"三大條令"(包括佇列條令),至此這一獨具特色的"紅本子"成了部隊官兵生活訓練的軍事法典,並沿用至今。劉 伯 承 曾經留學蘇聯,先後在高階步兵學校及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翻譯了《蘇軍步兵戰鬥條令》,校譯了《蘇軍政治工作條例》、《游擊隊怎樣動作》等材料。三大條令的核心內容也是源自蘇軍的相關 軍 事 制 度。
回覆列表
比如正步走是軍隊或其他組織的佇列行進的一種步伐,在英語裡叫做goose_ stapping 是鵝步的意思。其特點是像鵝那樣高抬腿向前邁步。如果比較一下正步走和鵝的走路方式就會發現兩者的基本要領是相同的。這種走步的方式是德國統一前的普魯士軍隊操練行進時最早開始使用的。千百人的方隊正步走由於整齊劃一動作鋼勁有力,氣勢磅礴,因而具有強烈的震撼和炫耀效果。普魯士軍隊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說是最職業化的軍隊.內部組織等級嚴密, 是一套典型的高威權體制.軍隊上下紀律極其嚴明,效率很高,調動力強,戰鬥力出眾.普魯士職業軍人則素以極強的職業操守和規範而著稱.普魯士得以擊敗法國,正因為其強大的軍隊 普魯士軍官出身多為貴族.地位很高, 在國內是領導階層。德國統一後,普魯士職業軍人繼續在德國的軍事體系中處於領導地位.把普魯士軍事傳統發揚廣大.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納粹德國時代。 眾所周知,納粹德國有非常強大的陸軍. 納粹德國在軍事操演/閱兵式中把普魯士鵝步(正步走)發揮到了極致, 而且透過現代媒體--電影影像--傳播到了全世界各地. 德國軍隊的職業化,專業化,森嚴的紀律,強大的戰鬥力量以及權威, 以及在強大統一的極權體制下個人對組織的絕對服從,都在他們無與倫比的正步走中體現了出來。這給世界人民(確切地說,是西方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強烈印象。加之德華人在歐洲侵略,每成佔領一國,都要進行這種閱兵式,展現其軍威。德國陸軍在巴黎的正步走閱兵式,已經成了世界歷史影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國的兵學思想和軍隊管理對世界影響較大,後來很多國家紛紛效仿,並根據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規定自己正步走的動作規範。例如,蘇俄軍隊正步走是昂著頭用力擺手臂,而北韓軍隊則昂著頭不擺手臂;法國軍隊外籍軍團有點像邁四方步,英國的則像跺腳,美國的要比齊步走稍微板正一點,等等。但是很多國家對閱兵式卻十分謹慎,如美國、英國、丹麥、比利時、現在的德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國。因為這些國家都極力防止軍隊對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干預和影響。而有些國家對閱兵式樂此不疲。例如,蘇聯幾乎每年都要在莫斯科進行規模宏大的閱兵式展示政權的武力,印度也是喜歡搞閱兵式的國家之一。其中搞得最出色的是中國大陸、北韓和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