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汲古堂主人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生動靈活、威武有力、出神入化之中國龍形象,早已成為各時代龍紋的基調。中國古代青花龍紋繪畫技法呈現出的活潑、穩重及寫實等特色,不僅反映出相異的時代風格,也是我們鑑賞青花瓷器的重要依據。在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器上,龍紋有一個發展演化的過程,不同歷史時期的龍紋各不相同,在歷史繁榮時期,青花龍紋繪製就精工細作,異常精妙,彷彿渾然天成,在筆劃中蘊含著國富民豐之精神面貌;在歷史衰落時期,瓷器色彩則顯暗淡,龍紋繪製如潛龍在淵,更多體現一種忍讓。作為中國古代瓷器的特有紋飾,龍紋象徵著權利與地位。由於時代環境、繪畫技法和審美觀念的不同,各個時代陶工們賦予了龍紋許多不同的變化特徵。

    一、元代青花龍紋以富有律動的線條呈現出活潑生動的風格。元代陶工注重以線條勾勒龍紋的形狀,線條飄逸,不拘一格,輕靈的線條感令人震撼。龍首作斜角側視狀,龍鬚上揚,嘴巴微張,舌頭從中吐露,圓形的雙眼有如戴上眼鏡一般,前額微微凸起,頭部的毛髮與腿上的關節毛都呈飄帶狀,體表以細線描繪鱗片紋或網格紋,四肢各有三爪或四爪,爪子尖長,如同鷹爪一般銳利,腿長有威武感。

    二、明代青花龍紋富於變化,形態各異,呈現出多樣性之特點。明代的青花瓷器雖然是在元代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龍紋的形象已經有了顯著的改變,這種改變表現在龍首、龍身及龍爪上最為明顯。永樂龍鼻眼明顯,龍鬚朝前,鬍鬚稍撇,與元代相比龍身稍有不同,龍紋多了層次感,龍鱗多細描。有的龍腳較直,龍爪不僅僅有單一的弧度,而且更像動物爪;宣德龍威猛,有的龍鬚直立,有的稍有角度,頭尖,龍紋更有層次感,龍體較瘦;跨至成化,成化龍鬚直立,早已沒有宣德龍的兇猛,上鄂伸出,多了一種喜感;隆慶龍一改過去以雲龍紋為主的紋飾,多采用平塗式填色法,龍紋與龍爪不明顯,渾身細而長,構圖簡練。

    三、清代青花的新式龍紋呈現出了一種全新氣象。清·康熙朝龍紋的典型特徵是,龍首作張口咆嘯狀,眼睛略突出,額頭向上隆起,下巴長如戽斗,頭部毛髮蓬鬆散亂,身上鱗片具有寫實性立體感,五爪張開呈“四加一”狀,四肢關節毛短少,扭身騰躍,威猛有力,呈現康熙龍紋特有的氣勢與精神。到乾隆時期,以正面像為首的龍紋開始興起,青花瓷常以龍紋為全器主紋,龍首由正前方取像,額頭高凸,雙眼圓睜,嘴巴張開,獠牙外露,毛髮蓬鬆由雙頰兩側及頭頂處向上飛揚。嘉慶時期以後,特別是到清末的同治及光緒時期,原來以威猛寫實形象著稱的清代龍紋也開始發生轉變,龍紋呈高額頭、雙凸眼,頭髮蓬鬆散亂,龍爪似雞爪般張開,關節毛短少。散亂的頭髮向後垂下,身體用簡單的線紋勾勒鱗片,再以近似平塗法的方式填色,不僅缺乏清代早期龍紋的寫實性與立體感,龍紋的精神也不像早期一般威武。清代的青花瓷既繼承了明代風貌,也有當代創新的風格,這種現象自然也反映在龍紋的製作上。到了清代,青花瓷的燒製技術已經達到了最高水平,龍紋紋飾也更加圖案化,繪畫用筆很細緻,構圖也更為繁密。康熙年間龍紋風格更生動活潑,生活氣息更為濃郁;雍正時期的龍紋則更為高雅細膩,佈局往往飾以山水花卉,整體結合得更好;乾隆年間的龍紋更為富麗緊密,而且畫工也更加嚴整細膩。清代的新興龍紋更富有生活氣象,一改明代晚期的簡單平鋪的特點,而以更加壯麗寫實之特徵呈現給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體人為何算不出來亂紀元的時間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