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物理思維

    濺射(sputtering)是真空鍍膜技術的一種,具體說是物理氣相沉積(PVD)技術的一種,除了濺射外,物理氣相沉積技術還包括熱蒸發技術,分子束外延(MBE)和脈衝鐳射沉積(PLD)。

    熱蒸發和分子束外延差不多,都是讓材料在真空中發生熱蒸發,沉積在襯底上,有的人把這個過程比喻成“罐噴”,像塗鴉一樣,把原子均勻地塗在襯底上。

    “濺射”相當於是我們往“顏料池”裡扔石頭子兒,石頭子兒把顏料“飛濺”起來,塗在襯底上。在“濺射”裡,我們一般把惰性氣體分子(實際上是惰性氣體離子)當作“石頭子兒”。為什麼用惰性氣體分子是因為惰性氣體分子比較穩定,不容易汙染靶和襯底。

    惰性氣體在低壓下通電,會發生“輝光放電”,如圖襯底是黑色粗線。

    首先我們把腔體抽真空,並通入一定低氣壓的惰性氣體(一般用氬氣)。在腔體裡我們會放靶材以及襯底,靶材是我們想向襯底鍍的材料,比如我們想向襯底鍍一層金膜,我們就用金做靶材。靶材接負電,襯底接地或接正電。

    直流濺射原理圖。

    由於宇宙射線及天然放射性的存在,腔體中氣體會有少量的電離,存在自由的電子,及陽離子。電子在電場作用下會往陽極跑,能量足夠後會使氬原子處於激發態,這時候氬原子會發出輝光,電子繼續往前跑,動能繼續增大,氬原子會電離,

    這是一個鏈式反應,一個電子進來,兩個電子出去,這樣原來越多的氬原子都電離了,氬離子帶正電,會往陰極(靶)跑,氬離子撞在靶上,會濺出更多電子,這些電子會繼續以上過程,這樣越來越多的氬離子會撞擊靶,把靶材中的中性原子也濺射出來了,這些中性原子會跑到對面的襯底上,從而在襯底上沉積出一層膜。

    直流濺射發生的最佳區域,如圖陰影區域。

    濺射對腔體內的氣壓要求比較嚴格,氣壓如果太低了,就不會有太多氬離子產生,但如果氣壓太高了,濺射出的中性原子就有可能在飛到襯底前就與其他粒子發生碰撞,因此理想的條件應該是儘量讓靶材中的中性原子直接(彈道式的)飛到襯底上,同時帶電的電子要儘可能引發儘可能多的氬離子去撞擊靶材。

    以上敘述的是直流濺射,直流濺射的效率是比較低的。為了提高效率,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就是在靶材下面放上磁鐵,使得在靶材表面有平行於靶材的磁場存在,這樣電子在順著電力線往陽極跑的時候就會在磁場的作用下拐彎,飛出一個曲線來,這樣就增加了與陰極附近惰性氣體分子“碰撞”的機率,從而在低壓下增加了撞向陰極氬離子的數目。這就是直流磁控濺射。

    磁控濺射原理:藍線(N->S)表示磁力線,紅線(陽極->陰極)表示電力線。

    直流濺射還有一個缺點是隻能鍍金屬膜,假設我們往襯底上鍍絕緣膜的話,由於絕緣體不導電,陽極上積累的電子流不出去,導致陽極電勢降低,使得濺射無法發生。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使用高頻交流電(一般使用13.56MHz),同時使用較小的靶,較大的襯底。

    C~A/d(電容正比於表面積,反比於間距)

    這相當於是兩個電容串聯,靶附近的電容小,襯底附近的電容大,或靶附近的電場大,襯底附近電場小,這種不對稱性導致只有在靶充當陰極時,電子才能積累到足夠大能量引發濺射,相反當靶充當陽極時,則不會引發濺射。即永遠是靶上的中性原子被濺射到靶上去。這就是所謂射頻磁控濺射(RF Sputtering)。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際關係很難維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