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帶眼鏡的老王頭
-
2 # 愛妳無理由
首先,一個產品是要有其標準化的規範,中國目前還沒有。電動車的生產在全國是遍地開花。各有各的技術要求,可消費者能認可併為之買單嗎?
現在不是標準化的時期,電動車行業還屬於“百花齊放”時代,哪一種車真正讓消費者接受並得以普及時,才能確定規範化與標準化。
現在的充電樁、換電池等只是這一時期的應急措施,誰都無法確認以後將如何解決電動車能源問題。所以標準化還早。
在第二代電動汽車中,能耗的降低是重中之重。電池終身制是首要解決的,在國家電網供電基礎上解決充電問題才是將電動汽車真正普及的關鍵點。所以鋰電池(迴圈充電500-2000次)將首先被淘汰,5-10年更換電池,誰都吃不消。而充電樁也是淘汰品之一,代價高,佔地方,使用率低,己決定了它的命運,這也是換電措施的致命缺陷。
新能源車輛還未形成其特有的理論設計體系,多以燃油汽車為模板,加上急於求成的心態,獲取國家的補貼等因素,所以並沒有真正專業人仕來統籌規劃,只是一哄而上,用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最快的生產速度來製作一款新車。如此一來還有什麼品質而言。幾根鋼管,外加塑膠製品(好的用上玻璃鋼),配上相應的零部件,就是一部新能源車。純粹的電動三輪車的升級版而己。價格卻翻上幾番。
各個廠家都有其設計製造的優劣點,所選用的指標各不相同,就形成各自設計的標準。這些標準只有在市場上,經實際運用後,讓消費者真正認可後,才能逐步統一,形成規範。最終由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並落實。這個時候,才有統一的制式介面模組出來。
-
3 # 汽車G值聯盟
大家好,我是簡以極致,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極致的思想。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怎麼看待純電動車插電介面各廠不統一模式的困擾?
——插電介面的不統一,是各大汽車廠商的自私和從商業上來考慮的結果,正如像當年的藍光和HD DVD之爭,都是為了制定行業標準,以獲取更多的話語權和利潤。而新能源車型的充電介面的不統一,卻不會出現藍光DVD的問題,國家最終會對充電汽車的介面進行統一規範化,原因很簡單,類似的其他行業為制定標準是因為,他們有不同的企業和團體,為了利益,而抱團起來,以求獲得行業制定標準後,能在市場獲得壟斷地位,獲取更多的利潤。
——首先,針對與國內的電動汽車產品,在技術大都成熟的情況下,國家肯定不會偏向哪家,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肯定會選擇技術更成熟的,成本更低的進行推廣,而大家都來往這個方面發展,統一了充電標準。
——而對於國外的進口,或者合資電動汽車產品來說,他們只有去改動自己的產品,讓自己的產品,去適應中國市場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畢竟,對於對基礎設施要求較高的電動汽車產品來說,在充電這一塊,不能和中國市場的充電樁等建設相匹配的話,很難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畢竟,自己在全國範圍內,籌建僅僅適合自己使用的充電樁,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解決充電口不統一的困擾,只有由行政手段,統一管理,統一規劃,才能更好的實施下去。
——求關注!
回覆列表
首先比亞迪、吉利、奇瑞三家車企和國家相關部委應該坐一起,好好討論確認電動車將來發展的方向和細節,然後由三家車企根據中國的技術共同起草標準,國家部委認可後頒佈細則,將來的電池和充電樁都統一按標準生產。讓全世界的車企都必須按中國的標準來執行,不執行這個標準的車在中國無法充電或充電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