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M宋先生

    嗯......額......話說印度目前的確是中國最大的潛在合(競)作(爭)夥(對)伴(手)之一,但是iPhone這樣的生產活兒能否提高印度的工業水平,這事兒還真的說不準哦,我們可以簡單來看一下。

    首先大家都知道,全球基本上所有的iPhone和iPad都是中國組裝生產的,而富士康則是最大的代工廠,沒有之一。尤其是位於鄭州的富士康工廠,擁有30W名工人,生產了全球一半的iPhone手機,也就是每年超過1億部的產量。但是我們還要清楚一個概念:富士康工人乾的事情僅僅只是組裝,並非零部件的生產。蘋果從全球供應商採購到零部件統一運送到富士康,富士康的工人再按照蘋果的規定將這些零件組裝起來。這種產業實際上是整個鏈路中拿錢最少的,富士康組裝一部iPhone只能分十幾美元(其中分到中國工人手中的更少),但是三星一個螢幕就可以賣100美元。

    那麼為什麼即便這樣,中國還是要接收這種費力不賺錢的活兒?蘋果為什麼不把工廠遷移到勞動力更廉價的東南亞去?實際上決定這些東西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不只是工業水平。

    基建能力:鄭州富士康的建設當初可謂是舉河南全省的力量,幾十棟廠房,一百多棟住房公寓,一年就建成了,還要規劃保稅區,配套的港口和運輸線路等等,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完成建設全面投產。這在東南亞國家是很難辦到的,核心是中國有高效的基建能力,有完善的水運和鐵路線路。

    工人素質:中國雖然慢慢步入老齡化國家,但是依舊有大量的青年人口需要就業,而且這些青年人口基本都是接受了初中以上教育,基礎的能力是完全沒問題的,對於流水線生產這樣的高度機械化工作,也只有共產主義下成長的中國青年可以適應。你讓印度這種文盲就有接近3億人的國家怎麼去搞流水線生產?(中國5000W文盲,並且都是老年人)而且種姓制度不改,不同階級的人怎麼坐在一起工作?收入稅收:首先雖然富士康這些工廠來中國建廠,所有費用基本上都是政府來出資的,但是後期的稅收以及就業率和收入保障這些要求是逃不掉的。光是蘋果,每年就需要向中國繳納50億以上的稅費(當然沒有華為多,五毛勿噴)。並且富士康在全國各地的工廠解決了100W人的就業問題,確保人均收入在4000+,多勞多得。同時還可以帶動產業叢集化,蘋果的訂單能接,三星、華為、OV、小米的訂單也可以接。

    當然,我們並非說印度就完全沒有優勢,實際上從地理位置來看,印度海岸線比例更高,東西跨度更小,多數以平原地區為主,並且年齡比例年輕化,工人薪酬約為中國的四分之一,比較像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如果印度政府再將稅收降低或免除,基建能力提高,未來二三十年製造業遷移到印度和東南亞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實際上印度作為軟體強國,雖然錯過了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但是向全球輸出了大量的軟體工程師人才,我很多技術崗位的朋友公司裡面都有來自印度的工程師。不過有一點很蛋疼,就是印度人的宗教習慣,每天按照吃飯的頻率拜佛這一點還真的有點蛋疼,我沒去過印度,但是去過與其接壤的斯里蘭卡,那兒的人給我的感覺就是隻要有佛拜,錢什麼的都無所謂。

    當我們嘲諷印度“三哥三嫂”的時候,也要明白:只有中國第三產業轉型成功,我們才會放心的將製造業這種汙染環境的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去。話說今天A股又跌了......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消費分級時代,品牌如何觸達高價值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