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夢居士

    親王妃的帽子有九翬(錦雞)四鳳冠和九翟(雉雞)冠,衣服圖案用鳳紋。

    郡王妃的帽子是七翟(雉雞)冠,衣服圖案用翟(雉雞)紋。

    總之服裝顯示親王、親王妃地位尊貴,處處向太子、皇妃、太子妃看齊。

  • 2 # 搬講歷史

    中國漢服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到了唐代,冠服制度發展到十分豐富完善,對後世與國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周朝女服服飾有四種。第一種是鞠衣:為王后率領民婦禮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也是諸侯之妻幫助君王禮祭宗廟的祭服;第二種是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后禮見君王及大宴賓客的禮服,也是卿大夫之妻幫助君王禮祭宗廟的祭服;第三種是祿衣:為王后燕居時的常服,也是士之妻幫助丈夫助祭的祭服;第四種是唇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漢代橫跨兩朝四百年,女裝款式豐富,從現有文物來看,最流行的式樣有如下款式: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同。諸侯王赤綬四彩。赤黃縹紺,長二丈一尺,三百首。長公主,天子貴人同。

    唐朝。皇太子妃的三種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褕翟為王后的祭服,同“褕狄”。“鞠衣,黃桑服也,色如鞠塵,象桑葉始生。”《禮·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鈿釵禮衣,內命婦常參、外命婦朝參、辭見、禮會之服也。制同翟衣,加雙佩、一品九鈿,二品八鈿,三品七鈿,四品六鈿,五品五鈿。”。鈿釵禮衣為一、類翟衣而無翟紋的大袖連裳,通用雜色;二、素紗中單;三、蔽膝;四、大帶;五、革帶及襪、舄等物,這套服飾構成明顯和敦煌壁畫供養人風牛馬不相及。關於這些敦煌供養人形象,考古界目前已有公論,稱為裙襦大袖。

    明代。據《明史 · 輿服志二》記載,永樂三年(1405 年),藩王妃霞帔的規格為金墜子,瑑鳳紋,俱雲霞鳳紋,不用雲龍紋。

    藩王妃上衣使用金、玉或金鑲寶紐扣,這一習俗的盛行也始於明代。紐扣的使用方式與女裝款式有關,穿豎領大襟襖時,在領部綴兩對或 1 對紐扣,大襟仍用繫帶;穿對襟短襖時,衣襟一般綴紐扣 5 對,如有豎領,領上另綴兩對。

    明代的金玉紐扣因才施藝,因形設圖。圓形的扣環上常見梅花、菊花、蓮花等花卉圖案;而圓環兩側的系片則取蝴蝶、蜜蜂、鴛鴦等動物形象。造型充滿生活情趣,也寄寓吉祥幸福。

    清代《清史稿·輿服志》雲:“貴妃冠服袍及垂絛皆金黃色,餘與皇貴妃同。”其製為:

    朝冠,冬用燻貂,夏以青絨為之。上綴朱緯。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鳳,飾東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銜大珍珠一。朱緯上週綴金鳳七,飾東珠各九,珍珠各二十一。後金翟一,飾貓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凡珍珠一百九十二,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冠後護領垂明黃(按,應用金黃)絛二,末綴寶石。

  • 3 # 溪水西流

    藩屬國制度是古代中國強盛王朝的重要外交手段,藩屬國王必需臣服於中國天子,歷史上的北韓、越南、琉球...都屬於藩屬國。好多藩國,您問具體哪一個藩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成語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