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萌寵觀察站
-
2 # 農姑涼子
我家開養雞場,根據當下市場的需求,放在外面養殖的肉蛋更受歡迎。
籠養雞放於室內飼養,土雞放於外面散養。權衡兩者各有利弊,前者可以快速出欄上市,頻繁批次的養殖;後者需要慢長的時間,但可以減少飼料成本,及提高肉蛋的品質。接下來,根據自身的養殖經驗,跟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寶寶時期的雞不管是土雞寶寶,還是籠養雞寶寶,生命力非常脆弱。需要適應的溫溼度,及通風光照等環境,才能讓它們健康茁壯的成長。所以這個時期一定要室內養殖,如果突然地把它們移出室外,會造成大片死亡的現象。
為什麼說籠養雞,不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我家的雞場,曾經嘗試過籠養雞的養殖。因為不僅便於管理,而且45天就可以快速上市。前一批雞群上市後,便可以快速養殖下一批,這樣可以加速資金的流轉。(有時候為了利益,也會採取非手段,養殖戶應該曉得是什麼)
但是,大概2008年左右吧,具體時間記不太清。曾經合作的一些飯店,突然跟我們中止合作,說是當時土雞肉與蛋比較受消費者深愛。那時,還滯留300多隻籠養雞,最後只能低價拋售給朋友。
土雞價格再高,也能進入消費者的內心!經過那一次教訓後,徹底看清消費者需要什麼。便開始整理自家的果園,引入一種各叫廣西雞的品種。雖然擁有豐富的籠養經驗,但對果園土雞養殖還是很陌生。我開始去學習科學的果園養殖知識,以下給大家分享一下。
攻克管理,身邊的朋友都說果園養殖土雞難管理,其實非也非也。家裡果園本就圍起來,只需要裡面進入一些棚舍、飲水準備等等。由於面積比較大,定時定區的放養,可以給予足夠時間自淨糞便,避免汙漬果樹的環境。
減少成本,沒有嘗試過果園養殖土雞,根本不知道能減少多少飼料成本。自從果園引入土雞後,地面的雜草不再管理,任由土雞尋食。加上平時掉下的爛果、蟲子等等,只需要新增適量的飼料。
擁有賣點,果園土雞,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都認為是健康的農產品,而且口感還鮮美。對於經濟如此發展的今天,這才是消費需要的土雞。當第一批果園土雞出欄時,就被以前的客戶購買完。
結語:對於我們當地來說,室外養殖的雞銷量更好;而室內養殖的雞卻一般般。投資有風險,特別是養殖行業,如果決定入行時,要考察清楚當地的消費者需求,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回覆列表
首先,不論室內室外都有優劣,主要看你的養殖方向是什麼。但雛雞一般都在室內,可以更好控溫保暖。
如果雞種是珍珠雞、貴妃雞等特種雞,建議戶外養殖,可以主打生態養殖的賣點,甚至結合果樹等發展旅遊觀光。當然室內也不錯。
如果是普通肉雞和蛋雞,推薦室內養殖,籠養或平養,便於飼養管理及控制成本。室內會比散養長的更快,畢竟缺少運動嘛
(激素催生是不會的,快大型肉雞品種優勢本來就長的快,成本太高,得不償失)
從肉質味道來說,室外散養更好,雞會採食植物和一些昆蟲,增加風味物質等。
從衛生安全來說,室內更好,因為能控制其攝入飼糧,消毒等也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