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淳幀通安
-
2 # 使用者2908410461791
普陀山:位於中國大陸浙江省的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傳說一日本僧人慾帶觀世音像回國,途經南海,遭風暴而無法成行,遂於普陀山建觀音道場。至今,普陀山仍有“不肯去觀音院”。
洛伽山是觀世音菩薩修行棲身之地
-
3 # 使用者5608424209000
是洛迦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乘車經跨海大橋到沈家門或朱家尖,坐快艇到普陀山。在普陀山有快艇過去洛迦山。
落伽山實際就是位於中國大陸浙江省的普陀山。自古以來,普陀洛迦融為一體,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之說。後為使二島分別,遂一稱普陀山,一稱洛迦山。
洛迦山在普陀山的東南方,與之隔海相望。
圖:現在的洛迦山
普陀山是印度話的簡稱,具足稱是普陀洛迦山、補怛羅迦、布怛落伽等,中國話叫做小白華山。普陀洛迦原為一山之名,因為華人習性好略,或稱普陀或單呼洛迦,久之遂成為兩個山了。
而現在所說的洛迦山,它位於普陀山東南約5.3公里處,傳為觀世音菩薩發跡、修行之聖地。《華嚴經》載:“於此地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作《觀音大士贊》雲:“南海海深幽絕處,碧鉗嵯峨連水府。號名七寶洛迦山,自在觀音於彼住……”。據民國《普陀洛迦新志》記載:“洛迦山,海中懸島,在普陀山東南。凡朝山禮佛者必兼謁是山。”
相傳,當年的觀音大士先在洛迦山修身得道,後來才到普陀山開闢觀音道場,所以舊時凡來普陀拜觀音的善男信女都必去洛迦山進香,有“南海普陀去燒香,不到洛迦燒半香”的說法。
圖:現在的普陀山
從普陀山朝東眺望,洛迦山孤佇海中,猶如一尊仰臥於蓮花洋中的海中臥佛。山上林木翠鬱,終日風呤浪嘯,四季鳥語花香,別有一番天地。從普陀山到洛迦山,每天上、下午都有專船到洛迦山。兩島雖相距不遠,但蓮花洋中波濤洶湧,故有“須經二十四個蓮花浪,方能得渡彼岸”之說。在山上嶙峋的礁石上,築有南、西、北三個不同方向埠頭,船隻可視風向擇埠停靠。
山上過去曾有妙湛、圓通、自在、觀覺四座茅篷,後僅存圓通篷,現擴建為圓通禪院,並新建大悲殿和大覺庵,以及土地祠、聞思亭、迦藍殿等。山中有女尼主持。1988年始,在妙湛庵舊址新建五百羅漢塔(又稱妙湛塔)。塔三層,高27.6米,三層共雕羅漢像518尊,組成12幅羅漢朝觀音圖。圓通禪院四周林木蔥鬱,環境幽靜,香火旺盛。山上尚有龍泉古井、仙橋、水晶宮等景點,以及普陀高僧謝世後存放骨灰的圓覺塔。東北小山上去過去曾設有天燈臺,瀕臨洛迦門,是古時指點海船夜航的設施。“洛迦燈火”也成了普陀一景。明屠隆有詩讚曰:“熒熒一點照迷津,光奪須彌日月輪。”如今,天燈臺已改建成國際燈塔,被載入國際航海圖志。
登上洛迦山極目遠眺,浩浩大海橫無涯際,山海奇觀悉入眼簾,南有白沙、朱家尖、月岙,怪石嶙峋;北眺淡浮數山,巔圓如釜,即為葫蘆島;西望普陀山,逶迤起伏如蛟龍戲珠,山中的千步沙、紫竹林、梵音洞隱約可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