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田Mr
-
2 # 蘇小落1
流水席最初源於寺廟,是把木製條盤漂在水渠上使香客便於就餐而得名。中國南北方農村都有此項風俗。農村群眾在家有紅白喜事時,在自家的院子或者村子場地裡搭起棚子,壘起灶臺,請兩個鄉廚,自己做酒席來宴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在中國西北部的農村,這種習俗從古一直延續到今,無論窮家富戶,家家都是如此。流水席即指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雲流水,也指賓客如流水,一撥吃完一撥接。關於如何更衛生的問題,可以從源頭,過程,最後三個階段做好準備。源頭,就是材料採購,菜品製作上。材料肯定要採購新鮮蔬菜,肉類。菜品製作上,比如裝盤啊,炒菜啊,清理肉類等等,要選有經驗的廚師,乾淨的廚師,懂得廚房清潔及各類衛生程式,廚師團隊一定要有健康證。這樣就做到了席前衛生有保證。過程,就是上菜,吃菜過程中,餐具是起碼得保證。可以選用可降解環保的一次性餐具,把四周環境打掃乾淨,尤其是夏天,蒼蠅蚊蟲的防疫。最後,就是賓客走了之後,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因為是流水席,餐具,桌椅板凳,碗筷,炒菜用具等等可能租來或者廚師自帶的,要清洗乾淨,能消毒的儘量消毒,因為賓客的身體健康狀況不清楚,一定要防止乙肝,大三陽等等傳染病的發生。
農村的流水席我是吃的太多太多了,婚喪嫁娶之時,流水席的簡易方便、經濟實惠是大多數老百姓的選擇。拉一塊彩條布、支上十幾張餐桌、一排的塑膠小凳子,便在一旁生火起爐、開鍋做飯。但是這種簡便快捷經濟實惠的“流水席”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我們所普遍關注的衛生安全問題。下面根據我多年坐“流水席”的經驗談談一些看法。
現如今農村的“流水席”已開始呈現向“城市”發展的勢頭,中小城市中一部分人群在“婚喪嫁娶”時通常也會選擇這種經濟實惠的方法接待前來的客人。
在食材的採集上,絕大多數“流水席”是走的一條龍服務,本身就很經濟實惠的流水席在採集食材的過程中,會不會控制成本,導致採集食材環節上購買次品劣品我們不得而知,就像做生意一樣,好的生意商人很多,但是奸商卻從來都不缺少。從衛生保證和對客人安全負責的前提下,我認為食材由主人家自己採購更為合適。
在食物的烹製過程中,很多席面的烹製過程就在辦席場地的附近,可能習慣於方便,搭建個簡易的灶臺,師傅在大鍋炒菜有說有笑,唾沫橫飛。旁邊洗菜的放個大盆,水流滿地。客人坐在席面,看著師傅做菜,那個場面,人多混亂,給人很雜的感覺。後來在見到一些席面,師傅們往往都開始避開席面,選擇單獨的場所進行烹飪,所謂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清。舉個例子,有一次一家辦婚事,在農村都是那種建議廁所,而且大都是在豬舍旁邊,我去方便一下時,看見那一盤盤平時美味好吃的扣肉就那麼一盤盤放在茅廁旁支起的桌面上,頓時食慾一落千丈。
席面的環境衛生,其實作為流水席,環境相對於酒店的簡陋,大家都可以理解也不是那麼挑剔的人。可是本身席面就很集中,就餐的人也多,來回走動的流量也大,環境衛生的維持就至關重要,上一席面吃完的客人走了,下一桌等待的客人就趕緊搶位置上坐,打掃衛生的人要是不及時過來收拾席面,那麼沒吃的人就好好看著那上一桌客人吃過的殘羹盛宴吧,多有不雅的感覺。
其實“流水席”的方便快捷作為前去的客人,沒有誰說是不會理解,也不會嫌棄。只是遵循一種原則就好,那就是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