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船塢

    目前科學界主流的宇宙起源模型是“奇點大爆炸”,而“黑洞起源模型”是非主流的,雖然被提出,但是隻有少部分的科學家支援這一模型。

    如果按照“奇點大爆炸”起源模型的話,對於“奇點之外”,科學是說不清的,理論認為,在奇點處,時間以及空間在此處完結,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在此處失效,故無法解釋。正因為無法解釋,所以這個主流模型也越來越站不住腳了。但是若想輕易的扳倒它並非易事,因為它有2個有力的理論支援:一是星系的“紅移”;二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科學無法解釋138.2億年前的那場奇點大爆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模型可以解釋爆炸之後,卻不能夠解釋爆炸之前。

    黑洞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天體,1974年,物理學家霍金解釋道:黑洞也是會爆炸的,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黑洞的中心,普遍認為是“奇點”,由於其引力巨大,黑洞不斷吞噬著周圍的一切物質包括光線,無法看清黑洞內部的奧秘,也許黑洞內部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小宇宙。

    若黑洞之中為另一個宇宙,那麼就會有“母宇宙”、“祖母宇宙”、“曾祖母宇宙”等等,無限多個宇宙,多元宇宙。

    那麼,我們所處的宇宙是否是最原始的宇宙呢?是否就是最大的那一個呢?如果不是,哪個宇宙是最大的宇宙呢?

    更何況,繼續往上推,推到那個最大的宇宙中去,最大的最原始的宇宙是否有邊界呢?如果我們所處的宇宙存在於更大的宇宙中一個黑洞內部,那麼可以說明我們這個宇宙是有限的,也是有界的。

    以此類推,那就是無限迴圈,只有更大的,沒有最大的,這樣的宇宙觀,你們相信嗎?

  • 2 # 火星一號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了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先來簡單瞭解幾個概念。根據目前的觀測結果,宇宙的平均密度很小,只有4.5×10^-31克/立方厘米,相比之下,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克/立方厘米,標況下水的密度為1克/立方厘米。那麼,對於這麼小的密度,宇宙能否與黑洞聯絡上呢?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黑洞的平均密度與什麼有關。根據黑洞的定義,其表面逃逸速度正好就是光速,據此可以推匯出黑洞的史瓦西半徑為:

    其中G表示萬有引力常數,M表示黑洞的質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根據上式,可以推匯出黑洞的平均密度為:

    可以看到,黑洞的平均密度反比於自身質量的平方。因此,對於質量極大的黑洞,它們的平均密度可以非常小。基於這樣的原因,雖然宇宙的平均密度很小,但它仍然有可能與黑洞有關係。

    據估計,可觀測宇宙的質量大約為6×10^53千克。如果宇宙是黑洞,那麼,它的平均密度應該為2×10^-31克/立方厘米,這與宇宙的實際平均密度非常接近。

    根據這樣的計算結果,有些人認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黑洞,我們在138億年前從黑洞的奇點中膨脹而來。宇宙目前正在快速膨脹,使得我們無法看到140億光年以外的東西,這就如同是黑洞的事件視界。甚至有些人還認為,我們的宇宙並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其他黑洞的奇點中也能孕育出嬰兒宇宙。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上述計算結果只是一種巧合,或者目前我們的觀測資料可能存在很大的誤差。有關我們的宇宙是否存在於一個巨大的黑洞中,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駿530和長安新款cs35該選哪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