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urunding

    非常感謝小秘書的邀請! 其實按現在的情況來看兩人之間只是因為對於國家利益產生了一定的分歧,造成一定的口角紛爭,只不過對於古代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的情況下,先軫的這一舉動顯得不合時宜,冒犯了相對於至高無上的國君的權威,以至於史書用“不尊”來描述。但是這裡的“不尊”,於後世的某些“不尊”來說又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因此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並在一起述說,下面我就來講講先軫的歷史貢獻及先軫為什麼會做出這樣一個“不尊”舉動。

    一、先軫護駕姬重耳,不離不棄;

    晉文公姬重耳登基為晉國國主之前,曾在外逃亡近二十年。在此期間,一批忠實的家臣常伴左右、不離不棄,其中就有先軫,這些人後來基本上各個獲得晉文公姬重耳的提攜,平步青雲,身居高位。

    二、指揮“城濮之戰”,奠定晉國霸主地位;

    晉文公姬重耳當上國主之後,南邊的楚國攻打了曾幫助過晉文公的宋國,於晉文公有恩的宋襄公派人來求援,先軫認為晉文公必須也應當要幫助宋國,但不是直接發兵去幫助,因為這樣效果並不大,還會將晉國拖入雙方交戰的泥坑。因此如果晉國想要利益最大化,就應當要從側面去相救宋國,分擔點宋國的壓力。

    根據這個理念,在先軫擔任主要將領指揮大軍之後,利用多方計策,聯合秦、齊,大敗楚軍大將子玉,為晉國奠定了春秋霸主地位,這場晉楚之間的戰爭史稱“城濮之戰”。

    晉楚之間的這場戰役被稱為城濮之戰,先軫為晉國打敗了大國楚,奠定了晉國的霸主地位。

    三、輔佐晉襄公,發起“崤之戰”,滅秦軍,俘虜秦軍三將;

    晉文公去世,晉襄公即位。秦穆公乘著晉文公去世,晉國上下悲傷之際,傲慢的跨區域作戰,不告知晉國借道偷襲鄭國,因為鄭國有了防備,於是藉機滅了滑國後回師。

    晉國上下覺得秦穆公與晉國有恩,再加上秦國實力雄厚,不易樹敵。但先軫不這樣認為,他覺得秦國最近一直在挑釁晉國的霸主地位,這件事件的發生正是秦穆公對於晉國的一個事態,而天下人也在看晉國的反應。如果晉國不作為,將失去霸主的地位。

    於是在晉襄公的支援下,發動“崤之戰”,全殲借道回師的秦軍,俘虜秦軍三將:百里孟明、西乞術、白乙丙。

    補充(回答先軫不尊晉襄公的原因):“崤之戰”勝利後,晉國穩住了霸主的地位,但是晉襄公卻把好不容易抓來的秦國三將給放了,先軫因此非常生氣,當著眾人的面對著晉襄公大發脾氣說:“我們花了大力氣抓來的敵人,您放走了他們,這是在助長敵人的氣焰而滅自己計程車氣,晉國就要滅亡了!”說完就頭也不回就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離開了大殿。(因此,你們看,這不就是因為對國家利益產生分歧造成的口角嗎?!只不過先軫這不合時宜的態度,使得後人批評他“不尊”,不為過。)

    四、為報晉襄公不罰之恩,以死謝罪,為“箕之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晉襄公並未因為先軫的不尊而生氣,也沒有懲罰他。等先軫冷靜下來後,他為剛才的不冷靜感到很羞愧,也為晉襄公的大肚感激涕零。

    在公元前627年,狄人侵犯晉國,晉襄公帥軍在箕(今山西省榆社縣講堂村西南)迎戰狄人,先軫為了報答晉襄公的不罰之恩,率先領軍在箕谷中設伏埋伏,一舉擒獲狄人首領,為“箕之戰”的勝利奠定了有利基礎。

    而先軫自己呢,身不批鎧甲,身先士卒,最後戰死沙場,以報君王不罰之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南斯拉夫的部隊會戴美軍的鋼盔、拿加蘭德步槍和德軍的MG42、開蘇制T–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