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曉偉

    不管是不是攻擊航母,你攻擊其他的裝備一樣可以視為宣戰。

    航母不容易被擊沉,現在的航母雖然都是皮薄但是水密艙更多,水密艙技術最早是中中國人應用,用這種技術造船就算幾個艙進水不至於沉沒,再者就是任何軍用艦隻水線以上的部分全部打爛都不會沉沒。

    所以任何船隻的致命部位在水下,所以反艦導彈沒有對航母造成貫穿的情況下,需要經過多次攻擊才能擊沉航母,美國軍演拿航母打幾天幾夜其實本身就是實驗,你打致命部位試試。

    但是由於擊沉航母要突破好幾層防禦圈,第一道是艦載機防禦,第二道是遠端防空導彈,第三道是中程防空導彈,第四道是近程防空導彈和密集陣近防系統。所以說擊沉航母很難,航母的攻擊半徑通常1000公里,你夠不著人家人家缺能夠得著你,並且航母作戰處於30節速度移動中,所以擊中很困難。

    航母容易不容易被擊沉,主要是看你有什麼武器和裝備,而不是說對於所有國家都難以擊沉,對於不同的武器裝備難度不同,對於不同的國家難度也不同。

  • 2 # 狼煙火燎

    首先航母真的這麼容易擊沉嗎?

    先說一個真實的案例,就是美國自己攻擊自家航母的故事,這可是真實的案例,美中國人自己將一艘航母放在一個指定水域,然後各種武器一起上,各種狂轟濫炸,看航母多久沉沒?看各種武器對航母造成的傷害有多大?收集資料用來設計更耐揍的航母!

    這艘被炸沉的航母是小鷹級航母美國號,退役的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在8萬噸左右,長319.3米、寬39.6米。2005年美國用這艘退役的航母在大西洋用來做航母抗打擊試驗並採集資料,目標就是擊沉這艘海上巨獸,美國是各種武器都湧上來,反艦導彈、航空炸彈、魚雷等能用的武器都用上了,甚至還試驗了自殺式小艇的攻擊,每次攻擊後都會有人上去去航母進行評估並收集毀傷資料,以分析航母在遭受各類攻擊上的抗打擊能力和穩定性,為以後的新航母福特級的建造提供更多的資料和改進措施。

    第二攻擊航母意味著宣戰,而且戰爭規模恐怕還不小

    如果真的攻擊到航母了,這個事情就鬧大了,航母是大國的象徵,軍方能忍民間恐怕也忍不了,這基本代表將爆發大戰!但如果攻擊到的是其他艦艇,有時候就說不準了,因此在準備攻擊航母前,要從利益上考慮清楚。

    國家之間的對抗在公海上是比較頻繁的,比如公海上的對抗,蘇聯和美國就經常玩海上對抗,美國還經常以自由航行的名義侵犯他國領海等等,俄羅斯迴應一直都比較強硬,比如“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撞船事件,蘇27開啟油箱像美國軍艦潑油事件,蘇27甚至飛躍美國航母上空並模擬攻擊等等;美國也有類似的,比如偵察機抵近偵查,甚至高空偵察機飛入敵國領土偵查,火控雷達照射敵方戰機等等,這些都對對方進行了侵犯,甚至戰機之間模擬空戰等等,但是視為宣戰了嗎?基本大家就是外交上譴責對方行為,也就是忍了。

    所以在交戰的問題上,大家都是非常謹慎,甚至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即使發生了意外比如就真發射導彈了(極有可能被反擊),也不一定會打起來,雙方軍事熱線會馬上聯絡,問明白是誤射還是真的開戰,消除誤會後就交給外交扯皮談賠償的事情了!

  • 3 # 手機使用者崔永方

    一旦計劃攻擊航母,(現在在大洋上到處耀武揚威的基本上都是美國那十支核動力航母及其護航編隊。)都是必須抱著破釜沉舟之決心的。比如美利堅合眾國的所作所為,已經觸犯到對手的國家根本利益的基礎紅線!大家都知道,現代戰爭就是資訊戰爭。按我對現在世界大國的戰爭手段看,用任何設想花上四兩撥千斤的小代價,想對航母進行突襲都是不現實的。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編隊日常巡航時的正常戰術警戒,是依靠衛星情況通報,加上大黃蜂戰機的連續區域警戒來實現的。它能維持直徑一千公里的圓形安全區。防止敵對行動。兵書雲: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既然要攻擊它,就得把它徹底毀掉。我看只有一個方法:首先需要在完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給核攻擊潛艇建立一個絕對安全的發射區域。在潛艇根據命令規定起浮發射的時間前幾分鐘,先行陸基發射模擬正常衛星的攻擊衛星,將航母編隊上空的美國監控衛星擊毀。而幾乎是同時(這點非常重要!)由核潛艇發射一組三至五顆的核裝藥洲際戰略導彈,加強了自導能力、防干擾能力後。低、軌、道、攻、擊。寧可犧牲一些準確度,也得出奇不意。分多種軌道,分彈頭。彈著點可以連成為上千平方公里的烈焰。只要有一顆在目標一百米之內,那航母連同編隊將完全不復存在!(我們也有凝視衛星,航母在哪完全清楚。)而這樣乾的後果,無論發起方如何在全世界呼籲剋制、停火,也不可能阻止住山姆大叔的狂怒了。所以說,這樣的設想是極其令人恐懼而不可取的。戰爭武器發展至今日,真正大國互相之間是不可能大打出手的。有誰喜歡玉石俱焚?大國之間的齟齬,只能通過談判、挑釁、冷靜、妥協這樣的過程。最多通過一場代理人戰爭出出惡氣吧。康但!!!

  • 4 # 七彩雨滴218

    航母作為一個國家海上力量的核心裝備,其戰略地位和作戰價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俗話說樹大招風,一旦爆發戰爭,航母必然成為對方的重點打擊目標。那麼航母的生存能力究竟有多高呢?簡而言之,航母的生存能力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航母戰鬥群的防禦能力,二是航母自身的抗打擊能力。

    同樣是航母戰鬥群,不同的國家自然是千差萬別,比如印度的航母戰鬥群肯定就不能跟美國相提並論。以實力最強的美國為例,一艘航母配有兩艘宙斯盾巡洋艦、三至四艘宙斯盾驅逐艦、兩艘攻擊型核潛艇,具備強大對空對海對潛以及彈道導彈攔截能力。光是這樣一個單航母戰鬥群的作戰能力就足以壓倒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海空兵力。

    而且在實戰中,通常會採用兩艘甚至三艘航母以及配套護航艦艇組成一個加強作戰叢集,戰鬥力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再加上航母戰鬥群自身擁有優良的戰場機動能力,對方要想準確地偵察並鎖定其具體位置,然後再同時調動足夠規模的打擊力量發起攻擊,更是難上加難,世界上具備這個能力的國家最多也就兩三個。當然那些中小國家的航母就沒有這樣強大的護航力量,攻擊它們的難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最後一點就是航母自身非常扛打,以美國的尼米茲航母為例,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數以千噸的高強度鋼裝甲,以及數千個大小艙室,具備極強的抗毀傷能力和抗沉效能。除非使用大威力的高超音速武器命中內部的彈藥艙或者燃料艙引起殉爆,否則很難將其快速有效地擊沉。

    不過航母上面的各種外接裝置,比如艦載機、彈射器、雷達電子戰系統還是相當脆弱的,如果遭到打擊,很容易喪失作戰能力,從而變成脆弱的海上活靶子。總的來說,航母是否容易被擊沉是攻守雙方的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不能一概而論。

  • 5 # a孤獨的一匹狼i

    一般來說,航母不會輕易被攻擊,畢竟作為一個國家的移動領土,攻擊航母基本上等於宣戰,航母不會輕易被攻擊。

    航母作為一個作戰平臺,有反潛、預警機,警戒線都在上千公里,能夠玩得起航母的國家不會超過十個,綜合軍事要求不低。攻擊航母,報復是必然。

  • 6 # 遠遠30374887

    航母不是那麼容易被擊沉的,就算中彈,航母有水密倉,能保證航母不下沉,美國在2005年又對退役的“CV-66”航母進行測試,在運用各種海上武器瘋狂攻擊25天后,這艘航母才沉入海底。如果是採用水下攻擊的話,則需要8枚魚雷才能擊沉航母。之所以如此抗打,這它自身設計有很大關係,船隻整體是水密結構,由內外兩層構成,一些重要地方都由卡芙拉材料製成的裝甲保護,整個航母有2000多個水密隔艙,光甲板就有三層。所以擊沉一艘航母費時又費力,一般只要破壞甲板,艦載機無法起降,沒戰鬥力就OK,不一定要擊沉

  • 7 # 霹靂火防務

    畢竟,此前就有美國準備炸燬一艘航空母艦,但是廢了九牛一毛之力才成功達到目的。所以,航空母艦的防禦力還是很強的。

  • 8 # 星輝650

    真打起來,大國對撼,用不著擊沉航母,只要毀掉航母的戰鬥力,使飛機起飛不了,航母半殘就夠了。然後就可以圍點打援,量它不敢來救援。遠道而來海打陸。陸權大國會怕它航母?

    一個戰鬥群它打不贏,三個戰鬥群它後勤供不起。航母只對小國有優勢。

    美國很強大,但也有短板,核動力航母只能巡航,真開戰艦機是用燃油的。

  • 9 # 淡然小司

    所以航母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國家重器,自然在防護能力上都要做到嚴密防守。對於這樣一個造價不菲的吞金獸,每個國家都會放在最核心的位置,自然對此就代表著國家的尊嚴。每個國家都不想尊嚴被踐踏!!

  • 10 # 不2情648

    不是容不容易,是敢不敢的問題,只要目標明確,航母又怎樣,可以萬彈齊發,關鍵是不敢,那就是全面開戰!別說航母了!就是總統大樓!只要是想打掉,那也是可以的!!!別忘了911幾個小人就能搞個驚天動地!別說國與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年前別人拿來抵債的,想請大家鑑定下這是個什麼東西?值得收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