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曹操早年曾患頭風,這病一直伴隨著他終身,直到要了他的命。但是在當時名醫華佗曾提出開顱手術,卻被曹操殺害啦。那麼在三國時期,華佗的開顱手術真的能實現嗎?
-
1 # 過路閒人路過
-
2 # 夏有涼風61
三國時期,華佗開顱手術真的能夠實現嗎?我個人認為能,不過在曹操那裡不能,華佗既然敢說給曹操做開顱手術,肯定是有一定的把握的,華佗以前肯定幹過,而且治好過,可能治好過的也是些平頭百姓,治的比例也大,華佗不可能拿自己生命開玩笑,敢在曹操頭上做試驗,華佗不傻,
為什麼說華佗的醫術為什麼有那麼高了?這有可能華佗覺的有些病,傳統的扎針吃藥治不了,找不到病因,就在死者身上找,那時候,人體標本到處都是,因為戰爭年代,餓死的,沒錢看病病死的,總的來說是百姓命如草賤,這給華佗研究人體病理創造了條件,不像現代社會還的遺體捐贈,然後華佗就在活人身上開刀實驗,可能也就那種奄奄一息的患者,一診,肚裡有東西,死馬當作活馬醫吧,然後一開刀,就把病人治好了,而且經自己的手術成功,治好了不少病人,也總結了一定的心得和經驗,有些時候病人不一定是病死,而是手術疼死了,所以華佗就研究出了,麻沸散。不知道麻沸散留給後人了沒有,如果麻沸散遺留下來,能確定是用來做手術用的,那中國醫學在外科手術研究方面還是很領先的。
-
3 # LifetemiLoveapers...
還是能實現的。
史書《後漢書》也有記載“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吞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載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穎合,付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這與現代醫學的外科手術程式非常相近。
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自從有了麻醉法,華佗的外科手術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鍼灸、湯藥不能治癒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後沒有什麼知覺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髮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腸胃,就割開洗滌,然後加以縫合,敷上藥膏。四五天傷口癒合,一個月左右,病就全好。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一次,有個推車的病人,曲著腳,大喊肚子痛。不久,氣息微弱,喊痛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華佗切他的脈,按他的肚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因病勢凶險,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沖服“麻沸散”,待麻醉後,又給他開了刀。這個病人經過治療,一個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術,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可見,後世尊華佗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實的。
華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的方士、醫師,其事蹟見於《後漢書·方術列傳下》、《三國志·方技傳》及《華佗別傳》。華佗與董奉、張仲景被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後漢書》及《三國志》二書都說華佗年近百歲,但亦保持壯容,《後漢書》甚至說“時人以為仙”。
華佗早年遊學徐州,兼通數部經書。沛國相陳圭曾經舉他為孝廉,太尉黃琬也曾辟舉他,但華佗都不為所動。在鄉村行醫,因醫術精湛,名氣漸大,因而有很多人來求醫。
曹操知道華佗醫術了得,而自己又頭風病嚴重,時常頭痛欲裂,特意封其為侍醫。但當時“醫”為一學問,非為職業,華佗本人又性喜逍遙,所以他被曹操召到左右,甚為不快;加上離家太久,思念親人,便說要回家取藥方,向曹操請假。回家後,又不想回到曹操身邊,便稱妻子患病,過期不返。
曹操多次書信召華佗,要求郡縣長官將之遣回,但華佗認為自己的醫術能養活自己,所以不肯回去。曹操大怒,派人前去考察,發現華佗之妻原來是詐病,便將華佗禁錮獄中。荀彧向曹操求情,但曹操不許。
華佗受到獄卒的厚待,於是取出耗費畢生心力的醫學名著《青囊書》,轉贈給獄卒,以報答獄卒的照護之恩。然而獄卒因懼得罪曹操而婉拒,最後華佗也不強求,黯然將它燒燬。日後曹操最為疼愛的兒子曹衝病重時,曹操曾後悔當初不應該處死華佗。
華佗有兩名徒弟吳普與樊阿,頗得真傳;樊阿更善於鍼灸,以華佗所教的“漆葉青黏散”保身,年亦高達百多歲,而頭髮不白,但已失傳。
華佗一生行醫濟世,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鍼灸等。特點是用藥少,只用幾味藥而已;執藥隨手抓出,不用稱量。鍼灸也只是針一兩處。下針前對病人說:“當引某許,若至,語人”(針感會到某個部位,若你感覺到了就告訴我),病人說:“已到”,便拔針,不久病便會好。
如針藥都不能醫治,就給病人用酒服麻沸散,飲後有如麻醉,然後施手術,再縫合傷口,擦下藥膏,四、五日後創愈,一月就已平復。但麻沸散與外科手法已經失傳。華佗是醫史上公認第一位使用麻醉藥來麻醉病人,然後進行外科手術的醫師,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將手術小刀組在使用之前用火來殺菌消毒,平時不用時浸泡在酒水裡的醫生。
華佗也曉得養性之術,年紀雖大,但仍有壯容。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造了五禽戲。他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不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他的學徒吳普一直學習,年至九十多歲,耳目仍然聰敏,牙齒完整。
在《三國志》中有十六則病例,《華佗別傳》中有五則,其他文獻中五則,共二十六則病例。
華佗的行醫事蹟中,以關羽“刮骨療毒”最為膾炙人口。源於《三國演義》,描述關羽跟曹操麾下將領曹仁交戰時被毒箭射中、必須把入骨的劇毒用刀颳去;描寫刮骨過程中,關羽談笑自若地與馬良下棋。然而歷史實際上,操刀的為一名軍醫所為。
《三國志》評曰:“華佗之醫診,杜夔之聲樂,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管輅之術筮,誠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昔史遷著扁鵲、倉公、日者之傳,所以廣異聞而表奇事也。故存錄云爾。”
《後漢書》記載荀彧曾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
近代人們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在臺灣有許多廟宇奉祀華佗,如知名的臺北市萬華區艋舺龍山寺。
漢代之後的中醫著作家也很少提到這個人。隋代巢元方寫的《諸病源候論》,明朝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都沒有提到過這個人。宋朝的學者甚至提出過質疑。
《隋書·經籍志》記有“華佗枕中灸刺經”一卷,已佚。《醫心方》所引《華佗鍼灸經》可能是該書的佚文,《太平聖惠方》引有“華佗明堂”之文。從現存佚文看,《華佗鍼灸經》所載腧穴名稱及定位均與《黃帝明堂經》有較大不同。
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卒於建安十三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髮童顏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裡,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東漢末年在中國誕生了三位傑出的醫學家,史稱“建安三神醫”。其中,董奉隱居廬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杏林佳話;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理法謹嚴,被後世譽為“醫聖”;而華佗則深入民間,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證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行剖腹術聞名於世。後世每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醫家,足見其影響之深遠。華佗是東漢傑出的醫學家,《後漢書》和《三國志》均為他專門立傳。
華氏家族本是一個望族,其後裔中有一支定居於譙縣以北十餘里處一個風景秀麗的小華莊。至華佗時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對華佗寄託了很大的期望。從其名、字來看,名“佗”,乃負載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華佗自幼刻苦攻讀,習誦《尚書》、《詩經》、《周易》、《禮記》、《春秋》等古籍,逐漸具有了較高的文化素養。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在實踐中不斷鑽研、進取。當時中國醫學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鍼灸、藥物等診治手段已基本確立和廣泛運用;而古代醫家,如戰國時的扁鵲,西漢的倉公,東漢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榮利富貴、終生以醫濟世的動人事蹟,所有這些不僅為華佗精研醫學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華佗精於醫藥的研究。《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鍼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是宋人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
華歆入奏曰:“大王知有神醫華佗否?”操曰:“即江東醫周泰者乎?”歆曰:“是也。”操曰:“雖聞其名,未知其術。”歆曰:“華佗字元化,沛國譙郡人也。其醫術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藥,或用針,或用灸,隨手而愈。若患五臟六腑之疾,藥不能效者,以麻肺湯飲之,令病者如醉死,卻用尖刀剖開其腹,以藥湯洗其臟腑,病人略無疼痛。洗畢,然後以藥線縫口,用藥敷之;或一月,或二十日,即平復矣:其神妙如此!一日,佗行於道上,聞一人呻吟之聲。佗曰:此飲食不下之病。問之果然。佗令取蒜齏汁三升飲之,吐蛇一條,長二三尺,飲食即下。廣陵太守陳登,心中煩懣,面赤,不能飲食,求佗醫治。佗以藥飲之,吐蟲三升,皆赤頭,首尾動搖。登問其故,佗曰:此因多食魚腥,故有此毒。今日雖可,三年之後,必將復發,不可救也。後陳登果三年而死。又有一人眉間生一瘤,癢不可當,令佗視之。佗曰:內有飛物。人皆笑之。佗以刀割開,一黃雀飛去,病者即愈。有一人被犬咬足指,隨長肉二塊,一痛一癢,俱不可忍。佗曰:痛者內有針十個,癢者內有黑白棋子二枚。人皆不信。佗以刀割開,果應其言。此人真扁鵲,倉公之流也!現居金城,離此不遠,大王何不召之?”操即差人星夜請華佗入內,令診脈視疾。佗曰:“大王頭腦疼痛,因患風而起。病根在腦袋中,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藥,不可治療。某有一法:先飲麻肺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殺孤耶!”佗曰:“大王曾聞關公中毒箭,傷其右臂,某刮骨療毒,關公略無懼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腦袋安可砍開?汝必與關公情熟,乘此機會,欲報仇耳!”呼左右拿下獄中,拷問其情。賈詡諫曰:“似此良醫,世罕其匹,未可廢也。”操叱曰:“此人慾乘機害我,正與吉平無異!”急令追拷。華佗在獄,有一獄卒,姓吳,人皆稱為“吳押獄”。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華佗。佗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將死,恨有《青囊書》未傳於世。感公厚意,無可為報;我修一書,公可遣人送與我家,取《青囊書》來贈公,以繼吾術。”吳押獄大喜曰:“我若得此書,棄了此役,醫治天下病人,以傳先生之德。”佗即修書付吳押獄。吳押獄直至金城,問佗之妻取了《青囊書》;回至獄中,付與華佗檢看畢,佗即將書贈與吳押獄。吳押獄持回家中藏之。旬日之後,華佗竟死於獄中。吳押獄買棺殯殮訖,脫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書》看習,只見其妻正將書在那裡焚燒。吳押獄大驚,連忙搶奪,全卷已被燒燬,只剩得一兩葉。吳押獄怒罵其妻。妻曰:“縱然學得與華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於牢中,要他何用!”吳押獄嗟嘆而止。因此《青囊書》不曾傳於世,所傳者止閹雞豬等小法,乃燒剩一兩葉中所載也。後人有詩嘆曰:“華佗仙術比長桑,神識如窺垣一方。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
-
4 # 找一個愛你的人不容易
個人認為不能實現:
華佗給曹操的原話是要用利斧劈開曹操的腦殼,將裡面的淤血去除便可痊癒,再加上引以為傲的麻沸散,可以讓曹操受到最低的痛苦。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首先華佗根本就不知道淤血的位置在哪裡,如果開啟腦殼之後連淤血的位置都不知道在哪裡,也是相當危險的,就算是找到了淤血也成功將淤血抽出,也難免會損害到大腦神經,輕則殘廢,重則喪命。
第一,古代治療條件有限,不可能在無菌狀態下進行手術,如果手術過程中或者手術後患者被感染,很可能會死亡。現代醫學這麼發達,手術感染也經常發生,古時又是如何避免的呢?
第二,按照當時的醫學知識,華佗不可能知道大腦的精細解剖結構。如果真的動手術,很有可能會讓患者當場死亡。
第三,腦科手術的急救也是一個問題。古時沒有起碼的急救裝置,比如心電監護裝置、輸血補液設施、吸氧裝置等等。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神醫華佗,包括華佗之前就進行過的腦科手術又是怎麼進行的呢?
第四,華佗只有理論,沒有臨床經驗,所以他的開顱手術只是紙上談兵。
綜上所述,華佗的開顱手術不可能成功。
-
5 # 紅色馬路
華陀是中國東漢末期有名的神醫,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創造手術外科的專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甚至發明用鍼灸醫病的、創始人。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他遊醫治病足跡遍佈,今河南,山東,江蘇,湖北等,一帶,給他給人看病。他對婦科、內科、外科、小兒科都很精通。
-
6 # 貝裡士
知道人類起源了,也釋出了許多在悟空問答。為了證明我最近釋出在悟空問答是準確性,我認為古代醫學甚至超過現在,尤其,八世紀前,因為,當時教導人類的是後腦勺延長型外星人,抱著這個疑問,搜尋華佗的年代。他去世於公元208年,即可能他是外星人。
再來,查國外的,太多在印加的祕魯,最早的是7000年前。所有經過外科手術後,似乎多活了一陣子,因為,看到癒合的現象(見圖),所以,可以證明,地球的人類是被後腦勺延長型外星人,基因工程合成的,後腦勺延長型外星人的科技遙遙領先現在的人類。
主題的華佗,推斷為外星人,他肯定會做開顱手術的。
-
7 # 歷史迷妹小胖渣
我覺得不太可能,即便那些電視和小說認定他可以勝任,但是手術成功的概率依舊不大。
1.古代華佗雖有麻沸散,但是和今天的麻藥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而且用的時候需要很高的精準度,稍有不慎就會致命。
2.開顱手術不比其他手術,在手術前需要有備好的匹配血液吧,那個時候鑑比DNA還是滴血認親的方法,這個手術很難進行,因為皇宮中人太多太多,操作起來也相當不方便。
3.感染問題,古代那時候拿火或者酒消毒,不比今天的碘伏或者醫用酒精,而且手術工具很有可能消毒不徹底,萬一做手術很可能會使得其他部分遭受感染,風險性極大。
-
8 # 瀟湘夜雨63052
演義裡的無稽之談而已,姑且不論其真實性,縱然是真實的,那時的醫療水平在那擺著哪,你華佗醫術再高,你知道大腦內部千絲萬縷的血管構造嗎,你有抗菌藥和消毒器材嗎感染了怎麼辦,失血過多了怎麼辦,開顱術現在的水平還不見的都能成功,那時的水平根本不可能,
-
9 # 仰天長笑2019
準確的說應該是東漢末年的華佗,畢竟那時候漢獻帝還是唯一的皇帝。中國幾千年來,只有兩個人被成為神醫:一個扁鵲,一個華佗。據說扁鵲發明瞭望聞問切四診法,奠定了中醫學基礎。而華佗是發明了麻沸散和開創外科手術的第一人。
後漢書華佗傳裡記載華佗多次給別人做手術而使人康復痊癒,說明華佗的外科手術已經很成熟了。但如果說要做開顱手術,我認為還是不可能啊,畢竟人的頭部神經和血管分佈太密,沒有現代的醫療輔助很難成功的。
理論上他是做不了開顱手術,但要是真是開掛了,也許得到外星人的祕籍,可能比現在醫術還厲害也說不定。
-
10 # 以史為劍
很難實現,畢竟醫療條件達不到。
我們有時候就是混淆了正史和野史的區別,和演義的區別。《三國志》中確實記載了,華佗為曹操治病的事情,但華佗其實是用的鍼灸。
沒人會否認華佗高超的救死扶傷的能力,但如果把什麼疑難雜症覺得他都能解決那就不客觀了。
也許華佗泉下有知,拍著桌子喊:老子沒幹過這事。
演義的歸演義,平常看完樂呵樂呵就可以了,不要當真。
但若真想研究中國古代的醫療技術,可以買幾本書來看看。開顱術是有的,後果也是嚴重的。
先不管華佗是否真說過開顱,也不管華佗醫術高明還是想一心當官,也不研究曹操為什麼殺華佗,反正《三國演義》是沒有一點靠譜的,刮骨療傷時華佗早就掛了十多年。
如果今天國家最好的醫院最頂級的醫生說要開顱,如果不是不開馬上會掛,只是根治不了某些疾病,有幾個人會選擇開顱?
首先我們要相信科學吧,二千年前具備什麼外科手術的條件。首先開顱的場地,有可能像現在手術室一樣,恆溫,滅菌,消毒?第二,手術的麻醉條件,現代全麻手術還有麻醉師一直監控手術者身體的各樣指標,當年如何監控?一碗什麼麻沸湯能解決? 第三,手術期間會準備血液,避免失血過多導致的生命危險,兩千年前估計連血型是什東西都沒搞清楚。第四,供氧問題,身體或腦部缺氧就可以很短時間內造成永久傷害或死亡。第五,傷口處理,用什麼材料縫合傷口,在那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傷口感染如何處理? 稍一感染馬上死亡。
如果當代有什麼神醫和你說要給你開顱,不就是等於和你說拿把刀要你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