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的天邊。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中,鮮花獨自搖落。花兒零落中,不知不覺的明月早已經斜入碧雲外。原文:夢江南·千萬恨唐代:溫庭筠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這首詞以意境取勝,透過描寫思婦在孤單的月光下獨自思念的情景,表現了其內心的悲慼和哀傷。”千萬恨,恨極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萬”直貫下句“極”字,並點出原因在於所恨之人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說“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而且顯得反覆、零亂,大有不勝列舉之概。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的事只有一樁,即遠在天涯的那個人久不歸來。這是對全詞的主旨作正面描寫。“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三、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裡”有“事”是理所當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於“有恨無人知”。“恨”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於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掠過水麵時蕩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雲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到它的紛亂、動盪的狀態,也增強了詞的審美價值。“搖曳碧雲斜。”夜對山月,晝惜落花,在晝夜交替的黃昏,搖曳是程度不怎麼明顯的動盪,是輕輕移斜了角度的晃動。此句看似單純寫景,卻狀出了凝望暮色與碧雲的女主人的百無聊賴之態,說明一天的光陰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不著“恨”字而“恨極”之意已和盤托出。
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的天邊。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中,鮮花獨自搖落。花兒零落中,不知不覺的明月早已經斜入碧雲外。原文:夢江南·千萬恨唐代:溫庭筠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這首詞以意境取勝,透過描寫思婦在孤單的月光下獨自思念的情景,表現了其內心的悲慼和哀傷。”千萬恨,恨極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萬”直貫下句“極”字,並點出原因在於所恨之人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說“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而且顯得反覆、零亂,大有不勝列舉之概。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的事只有一樁,即遠在天涯的那個人久不歸來。這是對全詞的主旨作正面描寫。“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三、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裡”有“事”是理所當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於“有恨無人知”。“恨”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於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掠過水麵時蕩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雲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到它的紛亂、動盪的狀態,也增強了詞的審美價值。“搖曳碧雲斜。”夜對山月,晝惜落花,在晝夜交替的黃昏,搖曳是程度不怎麼明顯的動盪,是輕輕移斜了角度的晃動。此句看似單純寫景,卻狀出了凝望暮色與碧雲的女主人的百無聊賴之態,說明一天的光陰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不著“恨”字而“恨極”之意已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