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電傳作業系統(Flying By Wire),就是採用電訊號對飛機進行操縱的方式,它是與機械式操縱相區別開的一種新型技術。

    過去的飛機採用的都是機械式操縱,它們採用專門的齒輪、鋼絲、液壓、滑輪等機械部件對飛機的部件進行傳動控制。這種設計雖然經歷了長年的發展和各種戰火考驗,卻隨著戰機的效能越來越發達,而逐漸變得越來越不可靠。

    現代飛機強悍的飛行效能背後,是對操控的更高要求,機械式操縱很難在不提升結構複雜度的情況下,完成對飛機更復雜、更極端的操縱,因此人們開發出了“電傳控制系統”,它把本來是機械控制的戰機零件,變成用電控訊號加感測器控制,就好比把一隻齒輪驅動的發條機器人變成了塞電路板的電動玩具。

    改成電傳系統後,戰機可以省略掉相當多的機械操控部件,只需要佈設電子線路和相關感測器,它們就能以更高的可靠性操控飛行。而且數字化電傳還能透過類似網遊“宏”一樣的程控設計,讓飛機輕鬆飛出相當複雜的動作,這就為人所反應不過來的緊急情況、飛機的包線保護等打下了基礎。

    不過呢,正因為電子系統的特性,現代的模擬電傳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干擾、程式錯誤、響應慢、反饋異常等等,我們生活中那些電腦、手機犯的傻它們會犯。所以,電傳雖然理論上比機械傳動大大提高了可靠性,人們依然要想辦法讓程式指令更準確,比如多放幾臺電腦,幾臺一起辦公。

    這就是電傳“餘度”的由來,人們為電傳操縱系統設計了多個冗餘備份,透過這種方式提高整個飛控系統的容錯性,大大降低其故障度。不要小看這種出錯機率,飛行傳動是精細化操作,理論上容不得一絲錯誤,然而民航的機載計算機無故障間隔時間為10-10/h,軍機則為10-7/h,這個出錯率是相當高的,但只要有冗餘備份,完蛋一個頂上一個,一個出錯仨來糾正,兩臺出錯還能2對2,再加上飛行員的判斷,這樣便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軍機餘度是四餘度電傳,也就是有四個冗餘備份,它們被稱為“通道”,所以也可以稱為四通道電傳,每個通道單獨工作,然後使用統一的管理程式進行資料共同管理。

    一般來說,飛機要設計幾個餘度完全是設計方的自由,美國如果不怕F22掉下來照樣可以設計單餘度電傳;三餘度這種設計往往是受機型的整體設計習慣、成本、需求而考量,比如無人機、直升機或者某些機體可靠性較高、不需要過多餘度電傳的機體,像CH-53K、F15E、雅克141就使用了三餘度電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c750x和V650哪個摩托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