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專門回答過“三仄尾”的問題。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近體格律詩是不允許仄韻的。格律詩的押韻要求很嚴格,必須是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不能竄韻。
唯一可以稍微寬鬆的就是平起平收格式中,第一句的韻字可以為鄰韻,稱之為“孤雁出群格”,在其他韻字都合規的情況下,最後一句結句可以押鄰韻,稱之為“孤雁入群格”。
但是格律詩是沒有仄韻的,更何況“三仄韻”。
“三仄尾”不是“三仄韻”。三仄尾只能出現在單數句中,這個是否詩病一直有爭議,但是在唐詩中確實存在,而且還有一定數量。到宋朝格律詩完全規範後就很少出現了,所以我們今天寫格律詩,也沒有必要故意去犯毛病,引爭論。
唐詩中的名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出句“兩岸闊”就是“三仄尾”,為什麼三仄尾沒問題呢?因為仄聲包含了“上、去、入”三聲,在三連仄中本身音調也會發生變化,不會像三連平那樣死氣沉沉,在誦讀中沒有大問題。
寫詩的終歸目的不就是朗讀清順,抒情言志?
加上當時格律規範不完全,所以唐詩中出現這種問題是可以理解的。
那麼,題主的問題:律詩和絕句允許“三仄韻”嗎?到底該如何回答?
題目有點小問題,律詩是格律體,絕對沒有“三仄韻”的可能。而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格律體,絕對沒有“三仄韻”的可能。
古絕就不一定了。
像《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就是仄聲韻,至於三仄韻,我一時想不起來例子,但是應該是有的。
因為古絕也就是古體詩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所以,回答是律詩決不允許“三仄韻”,而絕句要看是否遵守平仄格律的情況。
以前專門回答過“三仄尾”的問題。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近體格律詩是不允許仄韻的。格律詩的押韻要求很嚴格,必須是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不能竄韻。
唯一可以稍微寬鬆的就是平起平收格式中,第一句的韻字可以為鄰韻,稱之為“孤雁出群格”,在其他韻字都合規的情況下,最後一句結句可以押鄰韻,稱之為“孤雁入群格”。
但是格律詩是沒有仄韻的,更何況“三仄韻”。
“三仄尾”不是“三仄韻”。三仄尾只能出現在單數句中,這個是否詩病一直有爭議,但是在唐詩中確實存在,而且還有一定數量。到宋朝格律詩完全規範後就很少出現了,所以我們今天寫格律詩,也沒有必要故意去犯毛病,引爭論。
唐詩中的名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出句“兩岸闊”就是“三仄尾”,為什麼三仄尾沒問題呢?因為仄聲包含了“上、去、入”三聲,在三連仄中本身音調也會發生變化,不會像三連平那樣死氣沉沉,在誦讀中沒有大問題。
寫詩的終歸目的不就是朗讀清順,抒情言志?
加上當時格律規範不完全,所以唐詩中出現這種問題是可以理解的。
那麼,題主的問題:律詩和絕句允許“三仄韻”嗎?到底該如何回答?
題目有點小問題,律詩是格律體,絕對沒有“三仄韻”的可能。而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格律體,絕對沒有“三仄韻”的可能。
古絕就不一定了。
像《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就是仄聲韻,至於三仄韻,我一時想不起來例子,但是應該是有的。
因為古絕也就是古體詩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所以,回答是律詩決不允許“三仄韻”,而絕句要看是否遵守平仄格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