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20177562682

    端粒是DNA上的一段保護序列,每複製一次DNA,端粒就會減少一段。一旦端粒被耗盡,那麼細胞就無法複製,甚至凋亡。它像是能“計數”細胞分裂,從而控制細胞衰老的“時鐘”。根據端粒的研究,有人提出所謂“複製性衰老”(replicative senescence)。即正常的細胞的壽命由端粒決定,也許它是作為一種防止無限複製的腫瘤細胞,形成的保護機制。這聽上去也很支援程式性衰老。但是,之後的研究表明,實際情況是細胞凋亡更多是由於DNA損傷而非端粒損失。

    在許多人體細胞組織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分裂能力會發生下降。Kim等人在2002年指出其原因是DNA的端粒保護。由於端粒逐步縮短導致細胞分裂減慢。另一方面,不會減速分裂的細胞,比如生殖細胞(在睪丸和卵巢)和幹細胞中會表達並製造端粒酶,它會修復DNA的端粒。有學者進一步認為,體細胞端粒作為一個細胞內在分裂的“計數器”,也許是為了保護我們避免細胞分裂的失控,比如癌症。這個保護機制的代價便是造成衰老。也有其他研究指出細胞的氧化應激反應,或者其他對生物微環境的應激都可能加速端粒的損失

    衰老發生的原因如果用熱力學闡述是很簡單的,即生命存在終會遠離熱動力平衡。生命系統的穩定性會不斷受到廣泛的內部和外部的壓力,並在這些情況下慢慢崩潰。除非我們積極去維護它,不斷的努力維持平衡,但總有更重要的生存競爭需要面對。生物原本即被程式設計為“生存,遠離死亡”。因此衰老不是被DNA程式設計的結果,而是DNA程式設計失敗的結果。

  • 2 # 滴逃逃

    生物學中對於細胞凋亡的概念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是細胞凋亡。由於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式性調控,所以也常常被稱為細胞程式設計性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赤美果是什麼植物?刺兒梅是什麼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