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柘溪散人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許多人釋為人死而精神有傳。

    要知道,道家追求的是形神俱妙。老子微妙玄通,抱元守一,專氣致柔,而復還於嬰兒,尋常凡夫誰堪比倫?

    見仁見智,聊備一說。

  • 2 # 清川流夢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此語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這句話主要是針對人的精神而言的,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人不把精神的住所弄丟了,有信仰,精神才有依託;一直到死都沒有把精神的家園弄丟,那麼這個人就長壽了。

    我們認為精神居住的地方是身體,身體既是精神吸取營養的地方,又是精神居住休息的地方,是精神的家園。一個人如果把精神的家園給弄丟了,精神就沒了吃與住的地方。把精神家園弄丟了,就是注意力習慣性地把身體忘了,把身體忘了就感覺不到精神的存在了。話說到這裡感到有點亂了,到底是老子的話太深奧,還是自己理解的大膚淺?其實透過這個表象就能明白真諦,它旨在告訴我們:人的生死與壽命的長短無關。正如臧克家詩《有的人》寫的那樣:“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歷史上的文天祥、少年英雄夏完淳這些民族英雄不是現在還活在人們的心中嗎?那些對人類社會有過大貢獻或品德高尚的人,雖然他們人死了,但他們的精神卻活在了人們的心中,被人們懷念千秋萬世,這難道不是長壽?當代偉人毛澤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所以說,理想沒有丟棄,人就會有長遠的追求。人的精神不倒,肉體死亡精神也不會消失。“死而不亡者壽”,肉體的活不是真正有意義的活,真正有意義的活是:縱使他的肉體消亡,但他的精神思想仍在影響著世人,他的行為仍是世人前行的標杆,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壽”!

  • 3 # 你愛吃臭豆腐嗎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單獨解釋“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不好解。需結合前後文,才能解得通。先簡單斷一下句,就好理解了~不失其所者/久,亡而不死者/壽。

    根據前文來看,前幾句都是講的別人、自己、知足、強行。由這個規律來看~

    不失其所~所,住所。什麼的住所呢?透過前文規律,再結合後文死而不亡,死、亡都是靈魂離開了。離開了哪裡呢,離開了這個“所”,故而這個“所”,可以理解為肉體——靈魂的住所。

    現在再來看這句話~不失其所者久。不放棄這個肉體的人,久。亡而不死者~靈魂離開肉體而不滅者,壽。

    也就是說,愛惜自己身體的人,天天作養生功夫的人,在意這個肉體這個形體的人,通常存世時間會長一點。而那些注重自己內在修養,靈魂提升的人即使存世時間短,但是精神永存。像孔子的弟子~顏回。

    以上是從主流價值觀,唯物主義角度解答這個問題。

    如果從道家修仙的層面講意思還是這個意思但是這個話就已經變成教科書式的指導性話。即,久是壽的前提條件。無為法都是從有為法開始的。

    末學慚愧,經師不到。妄解老君爺真經。有什麼到不到的,各位多多包涵!

  • 4 # 智慧慈光

    死而不亡,是在痴人說夢嗎?值得一看!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是《道德經》中針對魂魄文化內容的描述。

    什麼是魂?魂就是可以離開身體的精神;什麼是魄?魄就是附著在身體上的精神。總之魂魄指的都是精神,一點迷信的色彩也沒有。

    不失其所者久。不失:指的是保持、完善、充分。所:指的是住所、本分、地位、職位、所作所為。久:持久、長久、很久。不失其所者久,指的是人們的所作所為能夠對得起他們的職位,對得起他們的職業良心,並將自己的價值延展到極限,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這個人就會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況且影響力在社會中會很持久。

    死而不亡者壽。死:指的是生命的終結、肉身的死亡。不亡:指的是永恆、不死、不消失。壽:指的是持久、高壽、長久。死而不亡者壽,指的是由於他生前為社會所做的貢獻非常巨大,他將自己的潛能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出來,自己的社會價值的延展到了極限,他的工作精神、工作作風、工作幹勁、工作經驗 、工作影響力……會永恆的活在人們的心中。

    如何才能做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自我完善。如何學習?孔子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教導我們見到他人的善言善行,要向其學習;見到他人的不善,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無論我們碰到什麼情況,都能有所進步,有所收穫。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新民,在止於至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無論什麼工作,要做就做到最好!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給我們最好的啟迪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 5 # 微妙玄通冰激凌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不失即“抱一不離”,抱一即抱道。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載就是乘,就是駕馭;營就是魂,先天之性,魂動魄靜,你得有本事駕馭它,這個駕馭就是抱一守中。守中就是內景不出,外景不入,存神忘思。不離即凝神,如雞抱卵,須臾不離。

    人有先天元精元氣元神、真情真性真意,真情即元精、真性即元神。人一睜眼,元神處於蟄伏狀態,識神主事。識神主事,便會有貪慾妄念,故而勞形傷神,戕生傷性。張伯端《悟真篇》有詩云:“只貪名利求榮顯,不覺形容暗瘁枯”。身形容貌之枯皆源於貪慾,才容易老。

    何謂久呢?《易經》上說:“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陰陽合其道。”此之謂久也。這在平常人看來,真是太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但在道家有大智慧的先哲如老子、呂洞賓、張三丰,透過“煉己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體虛合道”天才地實現,說到這裡,有人會嗤之以鼻、不屑地一笑。你這一笑,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早看到了,“不笑,不足以為道”。“井蛙應謂無龍窟,籬燕怎知有鳳巢?”那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沒有修煉或修煉未達到一定境界所致。

    死就是身體羽化。道成軀丟,光融而性存(呂洞賓語),光融即合於太虛,性就是真性。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陰陽合其道”,此壽乃壽與天齊,壽與天齊何來亡?亡:失也。《列子》曰:“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前“生”即“道”,後“生”即萬物。幻相虛無(幻象:無相之相,虛無:感而遂通但又難以捉摸),真性湛然。

    下手之法:無中下手,虛中能有,有中返空,性命合一,靈性常存,清光融融,存天地之外,包羅於永珍之中。人尊道貴德,可壽與天齊,非無稽之談。

  • 6 # 隴西馬三寶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4-05 10:04:32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勝 人 者 有 力 , 自 勝 者 強 。知 足 者 富 ,強 行 者 有 志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死 而 不 亡 者 壽 。

    這一章,字數很少,而且從這一章所衍生出來的成語、俗語,數不勝數。

    說說大概意思即可,怎麼去參悟,所有人都參悟過,又有幾人能參透呢?

    能看清楚別人的,就是智者,能知道自己的人,那就是真正的“明”了,“知常曰明”,那是大聖人才能做得到。但是我們還得努力不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就只能實在某一個事情上而已。

    打得過別人,有力量,能戰勝自己的才是強人。“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很好,說起來好輕鬆啊,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怎麼勝呢?

    知足的人才是最富有的,知足常樂嘛!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才是真正的有志之人。

    一個人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然後守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該做的,才能不失去。

    死了,但是思想還在存貨,那才叫長壽。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真正的認識一個人,就難於上青天了,這得是正真的大智慧才能做到。在“知人”這個問題上,真有幾個智者呢?我們,連第一句都做不到啊!!!

  • 7 # 無極行者

    “道生之,德蓄之”,即不失道、德者長久、永久,為何?久久修、煉,上者得道仙去;中者陽神出殼,棄形羽化而去,另至新所;下者健康長壽,無疾而終,靈魂不散,或轉世、或至其他空間;也有建功社會,名留人間,百姓世代紀念的。故曰:死而不亡者壽。

    不信可批評,請不打棍子、不扣帽子。

  • 8 # 陳廣逵

    [原文]

    [通釋] 能體察別人的人睿智,能認識自己的人開明;能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能戰勝自我的人堅強;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努力奮鬥的人有志向;不失去自己根本的人才能長久安身立命,身死而精神沒有消亡的人才算長壽。

    [註釋]

    ①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能體察別人的人睿智,能認識自己的人開明。者,……的人。第二個“知”,同“智”,有智慧,睿智。明,開明,頭腦清醒。王弼本、河上公本此處為“智”,據帛書本改回。改回的目的是告訴讀者當時“知”與“智”是通用的。

    ②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能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能戰勝自我的人堅強。自勝,賓語前置短語,戰勝自我。強,音qiáng,堅強。

    ④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不喪失自己根本的人可以長久安身立命,身死而精神沒有消亡的人才算長壽。失,喪失。其所,自己的根本。所,所在,即立身生存之本。久,用作動詞,長久存在。死而不亡,身死而道猶存,類似今天講的“身死而精神長存”。而,轉折連詞。壽,用作動詞,算是長壽。

    [意義歸納]

    本章闡釋知人與自知、勝人與自勝、知足與奮鬥、長久和長壽的道理。分別用一句話回答了什麼是睿智、什麼是開明,什麼是有力、什麼是剛強強,什麼是富足、什麼是有志,什麼人算長久,什麼人算長壽的問題。

    [解讀與點評]

    藉此,先談一談句讀問題。句讀要考慮語法和概念間的邏輯關係。不少解讀者對本章加的句讀比較亂。

    其實,本章一共有四組對應的判斷:“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與“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兩組分別對應的判斷比較明顯;但他們沒有注意到後四句也是兩組分別對應的判斷。“知足者富”與“強行者有志”是一組,此“強行者”是因不“知足”而“強行者”;“不失其所者久”與“死而不亡者壽”是一組,是對什麼人會“久”、什麼人會“壽”的判斷。

    本章每兩句為一組,每組之間是並列關係,所以中間用分號。前三組各自分別為對應並列,後一組為平行並列。

    體察別人的人睿智,認識自己的人開明,談的是知人與自知。

    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堅強,談的是勝人與自勝。

    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努力奮鬥的人有志向,談的是知足和為豐足而奮鬥。

    貧富不單單取決於物質的多寡,而一定程度取決於人的主觀是否知足。強行,為豐足而不懈努力。“強行者”是與“知足者”對應的概念,系不知足而努力奮鬥者——當然,“強行者”區別於“人心不足蛇吞象”者。“強行者有志”是針對“不知足而言的”。老子雖然承認其“有志”,但不主張效仿,因為它與“無為”相矛盾。王弼的“勤能行之,其志必獲”言過矣。

    不脫離安身立命根基的人才長久,形體消散而精神長存的人才算長壽,談的是久、壽之道。

    “不失其所”的“所”只是一種借代,實指賴以生存的依託之基,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失其所”,即能守其宅、能守其業、能守其本、能堅持原則操守。守住其所,可保長安,故久。今天還有“靠本事吃飯”的話,不失去自己的“本事”就是“不失其所”。這個“本事”就是安身立命的資本。有些人不能生存,就是沒有找到“其所”。要做到“不失其所”,就要掌握生存能力,適應生存環境,給自己找到能永久存身之所。

    “死而不亡”之“死”,只是形體死亡;“不亡”,是精神永存,也叫“不朽”。人雖死,但其精神、美德、功績、著述永存,故壽。

    談到“不朽”,我想到了《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魯國下卿叔孫豹出使晉國與範宣子談什麼是“不朽”的一段記錄:

    二十四年春,穆叔(即叔孫豹)如晉。範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Gài)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Shǐ)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Zāng)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bēng),世不絕祀(sì),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這段話的意思是: 魯襄公二十四年春天,叔孫豹出使去晉國,範宣子迎接他,向他詢問,說:“古人有這樣的話說‘死了不朽’,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叔孫豹沒有回答。範宣子說:“從前匄的祖先,從虞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龍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晉國主持中原盟會時是範氏,‘不朽’說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叔孫豹說:“據我聽到的,這叫‘世代享有俸祿’,不是‘不朽’。魯國過去有位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後,他的言論留在世上,‘不朽’說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我聽說,人死了後,最好的是留下高尚的德行,其次是留下卓越的功績,再次是留下精典的言論,即使久遠也不被遺忘——這才叫‘不朽’。至於讓姓氏得以傳承,來守住祖宗的廟宇,世代不斷絕祭祀,沒有哪個國家不是這樣的。使世代延續做高官,不能叫‘不朽’。”

    很有意思的是,“不朽”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前四見,在叔孫豹回答範宣子問後,左傳記錄的故事中,再沒有人說“死而不朽”“死且不朽”了。

    古往今來死而不亡的“不朽”之人眾矣,但不決定於一個人在世時有多麼大的官位,有多少財富,而在於他是否立德、立功、立言。堯、舜當屬立德之列,治水的大禹當屬立功之列,老子、孔子當屬立言之列。其實立德、立功、立言往往是相容的,如孔子。可見,能達到“死而不亡”境界的,沒有一個不有所作為的,如果在“無為”狀態下,必然是湮沒無聞,連“長生久視”都做不到,更不要說“久壽”了。

    “智”,帛書甲乙本均作“知”。“知”與“智”是“古今字”的關係,“智”為今字,整個《左傳》未見“智”;楚竹簡中又多見“知”用“智”的。王弼本《道德經》多處“智”義時用的是“知”,可見王弼本的“智”是後改的。此種更改帶有王弼等人對“知”的理解,但有的“知”本為“智”義,卻未被王弼理解為“智”,如第三章的“無知無慾”。

    本章的“勝人者”“強行者”,並不是老子所讚賞的,所以他說“勝人者有力”。只是“有力”而已,這是客觀的評價,並不是鼓勵效仿,因為按老子的觀點,“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第二十三章);而且老子主張不爭,“不爭而善勝”(第八十一章)才是道之本。老子主張順應道,順應自然,不要與自然抗爭,他的“強行者”應該是努力者,是朝著可以透過努力而實現目標不懈前行者。“勝人”是與“自勝”比較的概念,都是以“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第七十八章)為原則的。“強行”是與“知足”比較的概念,因為不知足,所以要努力,進而達到“知足”;強行是努力做,並不是逆天、逆道、逆自然而為。

  • 9 # 明明知道一世

    不失其所者久裡的其所,與君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及重為輕根,靜為燥君,還有清淨為天下正裡的意思,是一一對應的。不失其所的所,是致虛極,守靜篤的那個不可名的道。亡為什麼?心亡,生生之厚的死之徒,死而不亡是處於死地而不亡,是德經中的出生入死之中的善攝生者,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 10 # 隨便閣

    “道”衍生萬物而自身不滅不亡,故曰“久”也;“人”滋養萬物而滋養自身,子孫以祭祀不輟,故曰“壽”也。

    人不能不生,亦不能不亡。

    “道”衍生萬物,不由得人不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亦不由得人不亡。

    運動必然有興起之始,則人必生;運動必然有始用終棄之果,則人必亡。

    “道”衍生萬物不衍生自身而不亡,“人”滋養萬物以滋養自身而子孫以祭祀不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800畫素的手機普通模式拍照畫素是多少?手機都是用普通模式居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