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654不是數字

    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趙仲針,宋英宗趙曙長子,生母宣仁聖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治平元年(1064年),進封潁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繼位。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聞目睹積貧積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變法,史稱“熙寧變法”。在變法的過程中,神宗以君權的力量,保證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同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後頒佈實行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在熙寧變法期間,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禦西夏,拓地五州,史稱“熙河開邊”。變法雖然在前一階段取得勝利,但守舊勢力的攻擊並沒有停止。於是,神宗開始左右搖擺,勉力維持新政。元豐年間,神宗親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礎上,使改革有所推進。元豐四年(1081年),西夏皇室內亂,神宗以為有機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但深入夏地各軍因糧草不濟,無功而返。元豐五年(1082年),又聽徐禧之計,築永樂城,西夏發30萬大軍圍攻永樂城,戰敗。宋軍兩次戰敗,神宗希望攻夏雪恥、節省“歲賜”的計劃徹底破產。

    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趙頊在福寧殿憂鬱而逝,享年38歲 ,廟號神宗,諡號為英文烈武聖孝皇帝,葬於永裕陵,子趙煦嗣位。在守舊勢力的反對下,神宗雖然搖擺於新舊兩黨之間,但他維持新政、堅持變革的決心不變,確是宋朝有抱負、有作為的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竹隱露娜銘文出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