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onyDeng

    認識?你說“後”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發”和“髮”分別是什麼意思,看繁體字猜得到,簡體字“發”你猜不到,沒有片語和上下文,打死你也不知道是對應哪個繁體字,連意思也猜不到。

  • 2 # 末書

    未學“繁”、且識“繁”這個提法是錯誤的!

    華人學習漢字從未真正意義上的“脫繁”學“簡”!

    (一)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漢字時,人手一本《新華字典》,字典上就有簡繁對照。有意無意透過字典對繁體字就有影響,不是嗎?

    (二)透過書法作品:古書籍、楹聯、對聯、提字等,也能識得部分繁體字。

    (三)漢字構造特點:漢字結構以形聲、指事、會意為基本結構的,有觸類旁通之效!所謂漢字簡化是指(取繁體部分結構、俗寫字官方承認、草書楷寫、簡化偏旁筆畫保留主體、異體字剔除、等等)。還有“合併字”例如:“歷、發、谷、後”等,這些字的繁體意思是不同的!

    (四)多媒體如:電腦、電影、手機、輸入法、等等。

    還有很多,篇幅原因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未正式學習繁體字,且認識部分繁體字屬正常現象!

    分享一個小知識,“簡繁共存”在唐朝時就有,例如“叢、獵、修”等!

  • 3 # 寫詩哥

    建國之初,為了消除文盲,黨中央決定採用簡體字來代替繁體字,因為繁體字難寫,難認。

    事實證明,這種決定是正確的。

    我們現在要不要恢復繁體字這個問題,我覺得沒必要討論,為什麼?其一:繁體字根本就沒有消失,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很多方面,字帖裡,對聯裡等,它的美我們看得見;其二:繁體字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影響很小,簡體字在大陸的普及已經深入人心,再反過來學習繁體字,沒這個必要。

    我們沒學過繁體字,但簡體字是繁體字的簡化版,看到繁體字,我們幾乎就能認出繁體字,這是文化相容性,相通性的體現。

    讓我們即擁抱簡體字,也不放棄繁體字,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言文中午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