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32174853514

    這句話,是關於實體二元論的觀點,實體二元論將世界二分為精神與物質兩個維度,並認為精神與物質看作是獨立平等的二元實體或本體。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可以說是二元論的鼻祖,他的名言“世界是一團永恆的活火”,雖然表示他把火看成世界的本源,基質,但他又說火的運動不在火自身而是在於精神,他將其稱為“邏各斯”,可以將“邏各斯”理解為規律,即火的運動尺度。 而後柏拉圖首先構建了一個二元本體論系統,他將世界二分為理念世界與可感世界,可感世界雖然是理念的模仿,但是可感世界的基質,卻是獨立於理念的,柏拉圖稱其為“原始物質”(此“物質”並非物理概念而是是哲學概念意指存在中的非形式部分,是最初的無規定性的絕對存在,舉個例子,桌子有桌子的形式和質料構成,桌子的形式是他的作為理念即概念而存在的結構、形狀、性質、功能,而剩下的支撐其形式的存在便是單純物質)。 到了新柏拉圖主義,普羅提諾,同樣是繼承了柏拉圖的二元體系,構建了太一(絕對)與原始物質的世界結構。至近代笛卡爾提出世界精神實體的唯一屬性是思維,認為物質實體的唯一屬性是廣延(廣延是指任何物質的存在都必須有一定形狀,在空間中佔據位置),且物質受機械因果律決定,在人的存在上表現為心身二元,心身交感,統一於松果腺。 後來康德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更精緻的二元論,他並沒有將世界分為二元實體(物質與思維),對於他而言,實體是不可知的,他的二元論其實是邏輯二元論,認識論意義上的二元論,在他看來,認識有兩個原始起點,物自體與自我,也即先驗客體與先驗主體,物自體有顯現的能力,而自我有統一的能力,因此在自我意識(自我不=自我意識)之中便產生了整個世界。 這就是哲學史中二元論的發展歷程,主要是指實體二元論,二元論者在哲學史中並不多見,其原因在於二元論有一個致命的邏輯弱點,既然世界二分平行,那麼又如何統一呢,這就需要中介,往往二元論者找不到這個中介,於是就搬出上帝來,這其實就又迴歸到精神一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拉拉小魔仙人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