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愛好者報到。
冰雹……童年陰影啊。把我鐵定能上清華的腦子生生敲成了如今這樣……(-ι_- )
冰雹的大小與降雨量沒有什麼關係,決定冰雹多大個的主要因素是雲層的厚度和地表積聚了多少熱量。
夏天常見的那種特別厚實的烏雲,還記得吧?只有那種厚度達到六公里以上的黑雲中才能形成冰雹,因為它上層的溫度足夠低,含水量也足夠多。冰雹的產生,通俗些講就是雲團中的水氣超飽和了,便與塵埃結合形成雨滴下落,中途被上升氣流吹回雲層並在低溫區結冰,然後再次下落。
這樣形成的雹子,頂多玉米粒大小,結構疏鬆呈乳白色(氣泡),沒什麼破壞力。若要成為災害性的雹災,還得有別的條件共同作用才行。
設想:你所在的區域,周圍一圈都是較冷的高氣壓區,唯獨這裡太陽炙烤了一上午,氣溫很高,溼度又大。熱空氣輕,本來就在上升,周圍較重的冷空氣不停向這裡擠壓和補充,又加速了你頭頂熱空氣的向上流動,形成了強烈對流。
上方的雲層中,雨滴剛要下落就被吹回低溫的高空凍成冰糝(雹核);再下落又被吹回,包裹一層水氣長到了乒乓球大小;再下落再被吹回,互相結合,增長到鴨蛋大小……這時,雹子已經是透明的純冰疙瘩了,如果再被吹回高空,那就是災難了。
遇到冰雹,躲,往堅固的房子裡躲,汽車裡都未必安全。千萬別小瞧大自然的威力,否則大包插滿頭……
我是科學愛好者章北海,拋棄繁複的計算公式,拒絕無聊的堆砌資料,科學,其實也挺好玩的。
根據我多年的氣象觀察,冰雹是在悶熱天氣易發,降雨多少,與冰雹不發關係,冰雹粒大小,與悶熱天氣成正比例,我地易發節氣為春未和夏季。
科學愛好者報到。
冰雹……童年陰影啊。把我鐵定能上清華的腦子生生敲成了如今這樣……(-ι_- )
冰雹的大小與降雨量沒有什麼關係,決定冰雹多大個的主要因素是雲層的厚度和地表積聚了多少熱量。
夏天常見的那種特別厚實的烏雲,還記得吧?只有那種厚度達到六公里以上的黑雲中才能形成冰雹,因為它上層的溫度足夠低,含水量也足夠多。冰雹的產生,通俗些講就是雲團中的水氣超飽和了,便與塵埃結合形成雨滴下落,中途被上升氣流吹回雲層並在低溫區結冰,然後再次下落。
這樣形成的雹子,頂多玉米粒大小,結構疏鬆呈乳白色(氣泡),沒什麼破壞力。若要成為災害性的雹災,還得有別的條件共同作用才行。
設想:你所在的區域,周圍一圈都是較冷的高氣壓區,唯獨這裡太陽炙烤了一上午,氣溫很高,溼度又大。熱空氣輕,本來就在上升,周圍較重的冷空氣不停向這裡擠壓和補充,又加速了你頭頂熱空氣的向上流動,形成了強烈對流。
上方的雲層中,雨滴剛要下落就被吹回低溫的高空凍成冰糝(雹核);再下落又被吹回,包裹一層水氣長到了乒乓球大小;再下落再被吹回,互相結合,增長到鴨蛋大小……這時,雹子已經是透明的純冰疙瘩了,如果再被吹回高空,那就是災難了。
遇到冰雹,躲,往堅固的房子裡躲,汽車裡都未必安全。千萬別小瞧大自然的威力,否則大包插滿頭……
我是科學愛好者章北海,拋棄繁複的計算公式,拒絕無聊的堆砌資料,科學,其實也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