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寫法是陶令不知何處去。出自當代文學家毛澤東的古詩作品《七律·登廬山》之中,其古詩全文如下: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註釋】
①陶令:陶淵明。曾作彭澤令八十八天
②桃花源:陶淵明《桃花源詩並記》,一漁人溯著溪流而上,發現盡頭處是一片桃林,將一群秦朝避難者的後代,與塵世隔絕;他們在山中過著自給自足,無優無慮的隱居生活【翻譯】 雲飄江河之上黃鶴當空高翔,波濤直下江東騰起嫋嫋煙霧。昔日的陶潛也不知去到哪兒了,桃花源裡是否可以躬耕勞動。【鑑賞】 最後兩行使詩歌出現了深刻的寓意。詩人在這裡妙用了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這篇千古傳頌的美文。通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桃花源”已附添了許多象徵意義,但它最主要的象徵意義是指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這種子虛烏有的社會只有告慰心靈,而在人世間卻永遠無法見到。 毛主席在這裡表面雖是用陶淵明之典說出一句問句,桃花源裡到底可不可以耕耘勞作?但實際上是為廣大讀者留下一個深思的空間。毛主席是不贊成躲入所謂怡然自樂的桃花園躬耕勞作的。但詩人毛澤東並沒有直接否定這一點,而是以一句設問句收了尾,留下詩之餘響令讀者沉思。讀者自會明白詩人的本意。
正確寫法是陶令不知何處去。出自當代文學家毛澤東的古詩作品《七律·登廬山》之中,其古詩全文如下: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註釋】
①陶令:陶淵明。曾作彭澤令八十八天
②桃花源:陶淵明《桃花源詩並記》,一漁人溯著溪流而上,發現盡頭處是一片桃林,將一群秦朝避難者的後代,與塵世隔絕;他們在山中過著自給自足,無優無慮的隱居生活【翻譯】 雲飄江河之上黃鶴當空高翔,波濤直下江東騰起嫋嫋煙霧。昔日的陶潛也不知去到哪兒了,桃花源裡是否可以躬耕勞動。【鑑賞】 最後兩行使詩歌出現了深刻的寓意。詩人在這裡妙用了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這篇千古傳頌的美文。通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桃花源”已附添了許多象徵意義,但它最主要的象徵意義是指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這種子虛烏有的社會只有告慰心靈,而在人世間卻永遠無法見到。 毛主席在這裡表面雖是用陶淵明之典說出一句問句,桃花源裡到底可不可以耕耘勞作?但實際上是為廣大讀者留下一個深思的空間。毛主席是不贊成躲入所謂怡然自樂的桃花園躬耕勞作的。但詩人毛澤東並沒有直接否定這一點,而是以一句設問句收了尾,留下詩之餘響令讀者沉思。讀者自會明白詩人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