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當地朋友的家人制作骨頭鮓,用的是新鮮的排骨和脊骨,加上一定比例的內臟,以腸子和豬肚為主。把它們剁的稀碎,然後加入諸如花椒粉,辣椒粉,鹽,八角粉,草果粉,以及酒,薑末,蒜末等調料,混合在一起反覆的揉搓攪拌,然後填到罐子裡,上面用豬油封住,等六個月就能吃。
按照朋友的說法,一般這個骨頭鮓,可以單獨直接蒸,燉。也可以和豆腐,菌子什麼的一起燉。而我在他家吃的是早上用骨頭參來煮米線。看做法和一般的豆瓣醬一樣,只是炒出來葷味要香得多。
只看他鍋內把油燒熱,然後加入骨頭參炒香。再放入一些剁碎的肉沫和姜蒜末炒出香味。
最後加入水煮開,加鹽調味。就可以下米線吃了、這個骨頭參燉出的湯味道特別濃重,辣椒,花椒以及香料味在舌尖層層疊疊,還能感覺得到醃過的豬油的香味,的確吃起來讓人頭頂冒熱氣,暢快的很。
晚上的時候,他直接把骨頭參放到米飯上一起蒸,熟了以後直接就著米飯,極鹹極香又帶些許微臭。吃起來如同葷味的豆腐乳,很難想象一堆骨頭渣子加內臟碎肉,居然可以吃出這個味道。
我個人不知道怎麼定義骨頭參,說它原生態?似乎不對,它的做法很複雜,花費的功夫也很大。說它是成熟的食品?似乎也不對,它的確有一種茹毛飲血的血性。
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咳!好吃就行了,吃吧。
我看過當地朋友的家人制作骨頭鮓,用的是新鮮的排骨和脊骨,加上一定比例的內臟,以腸子和豬肚為主。把它們剁的稀碎,然後加入諸如花椒粉,辣椒粉,鹽,八角粉,草果粉,以及酒,薑末,蒜末等調料,混合在一起反覆的揉搓攪拌,然後填到罐子裡,上面用豬油封住,等六個月就能吃。
按照朋友的說法,一般這個骨頭鮓,可以單獨直接蒸,燉。也可以和豆腐,菌子什麼的一起燉。而我在他家吃的是早上用骨頭參來煮米線。看做法和一般的豆瓣醬一樣,只是炒出來葷味要香得多。
只看他鍋內把油燒熱,然後加入骨頭參炒香。再放入一些剁碎的肉沫和姜蒜末炒出香味。
最後加入水煮開,加鹽調味。就可以下米線吃了、這個骨頭參燉出的湯味道特別濃重,辣椒,花椒以及香料味在舌尖層層疊疊,還能感覺得到醃過的豬油的香味,的確吃起來讓人頭頂冒熱氣,暢快的很。
晚上的時候,他直接把骨頭參放到米飯上一起蒸,熟了以後直接就著米飯,極鹹極香又帶些許微臭。吃起來如同葷味的豆腐乳,很難想象一堆骨頭渣子加內臟碎肉,居然可以吃出這個味道。
我個人不知道怎麼定義骨頭參,說它原生態?似乎不對,它的做法很複雜,花費的功夫也很大。說它是成熟的食品?似乎也不對,它的確有一種茹毛飲血的血性。
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咳!好吃就行了,吃吧。